千钧一发之际,仓库外突然响起警笛声。郭峰迅速将存储卡塞进我口袋:"快走!这些证据不能丢!"我转身时,听见轮椅与地面摩擦的刺耳声响,夹杂着郭峰隐忍的闷哼——他的旧伤,怕是又加重了。
第五十五章:舆论攻防升级
国内社交平台突然掀起腥风血雨。营销号断章取义的视频疯狂传播,将我们把榫卯结构做成儿童益智玩具的创新设计,歪曲成"非遗沦为圈钱工具"。更恶毒的是,伪造的聊天记录在各大论坛疯传,言之凿凿地称我们拖欠老匠人工钱。
陈姨戴着老花镜,手颤抖着念出评论:"这些人...怎么能这样?"她的绣篮里,本该用来缝制嫁衣的丝线散落一地。郭峰熬了两个通宵,带着技术团队溯源。凌晨四点,他布满血丝的眼睛突然发亮:"所有负面内容都来自十几个境外IP,和悉尼抵制事件是同一批水军!"
我决定直播澄清。身着最传统的苗绣嫁衣登上镜头,身后是陈姨等二十位老匠人。"今天,我们不推销产品,只讲真话。"当完整的财务报表、匠人的分红记录一一展示在屏幕上时,弹幕开始反转。但就在这时,直播间突然黑屏,屏幕弹出刺眼的红字:"系统已被入侵"。郭峰猛地捶打轮椅扶手,金属撞击声在寂静的工作室格外刺耳。
第五十六章:文化融合困局
悉尼分店的地下室里,颜料与绣线堆成小山。我和土着画家莉莉娅盯着画布,她的点彩画笔悬在半空迟迟未落:"你们的榫卯线条太硬朗,和我们的梦幻画风完全不搭。"我咬着嘴唇,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郭峰把自己关在隔壁房间,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都是澳洲原住民文化资料。
三天后,我们带着新设计稿出现在莉莉娅面前。当"彩虹蛇与榫卯"的概念图展开时,她的瞳孔猛地收缩——蜿蜒的彩虹蛇身体由榫卯结构拼接而成,鳞片用苗绣的打籽绣呈现,既保留了原族民神话的神秘,又融入了东方工艺的精巧。
但制作过程中难题不断。传统丝线无法表现点彩画的渐变效果,陈姨的孙女突发奇想,将丝线浸泡在咖啡、蓝莓汁、植物染料中反复试验。第七次失败时,她的双手已经被染成彩色,却依然笑着说:"蓝姐,再试一次!"终于,当调配出的土澳大地色系丝线在绣布上绽放时,莉莉娅激动地拥抱了我们。
合作款发布当天,悉尼歌剧院外墙上,动态的彩虹蛇穿梭在榫卯建筑中,光影流转间,两种文化完美交融。人群沸腾时,我看见角落里站着几个熟悉身影——曾参与抵制的土着青年,正举着手机兴奋录像。
第五十七章:信任重建之路
王师傅新成立的"守艺工坊"坐落在胡同深处,斑驳的院门上,"守艺"二字的油漆还未干透。我提着陈姨炖的老母鸡,和郭峰站在布满裂痕的门前。推门而入,木屑簌簌落下,王师傅正在教徒弟做传统榫卯家具,抬头看见我们,脸色一沉:"你们来干什么?"
郭峰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新一季设计图:"您看,这个系列保留了明式家具的粽角榫,只是改良了开合方式,更适合现代家居..."我把财务报表摊在桌上:"现在公司盈利的30%,都投入传统工艺保护基金,用来修缮老匠人故居、培养学徒。"
这时,学徒们围过来,盯着电脑屏幕上用3D技术复原的古建榫卯结构发出惊叹。其中一个年轻女孩突然开口:"师傅,这个虚拟拆解演示,比您讲十遍都清楚!"王师傅别过脸,嘟囔着:"花里胡哨..."但我看见他偷偷推了推老花镜,仔细研究起屏幕。
我们邀请老匠人们参观创新实验室。80岁的苏绣大师通过VR看到自己的针法被完整保存时,浑浊的眼泪滴在设备上:"我这把老骨头的手艺,终于能传下去了..."临走时,王师傅把那把陪伴他半生的测量尺拍在我手里:"明天,我带徒弟们回去。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创新可以,但老祖宗的规矩不能破!"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不再像从前那样固执,而是多了几分释然。
第五十八章:技术保卫战
非遗元宇宙系统被攻击后,公司顶楼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二十台电脑同时运转,键盘敲击声如同密集的鼓点。郭峰坐在轮椅上,喉咙沙哑地和各国黑客对话:"对方用了量子加密技术,必须建立分布式防御系统!"他已经72小时没合眼,黑眼圈重得像戴了墨镜,衬衫领口处还沾着咖啡渍。
新系统上线那天,我们加入了区块链溯源功能。每一件非遗产品都拥有独特的数字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看到从设计灵感、匠人制作到成品的全过程。发布会上,陈姨颤抖着展示自己的数字身份卡:"这辈子,我的绣品也能像文物一样,有自己的'族谱'了!"
但庆功宴刚开场,郭峰的手机突然响起。他脸色骤变:"不好!系统后门被植入了逻辑炸弹,一旦触发,所有数据将永久销毁!"我们连夜赶回公司,他的轮椅在走廊里疯狂飞驰,金属轮轴与地面摩擦出刺鼻的焦味。技术团队全员到齐,在键盘敲击声与代码滚动中,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正式开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北漂女手工逆袭从月薪三千到总裁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北漂女手工逆袭从月薪三千到总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