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拿起一团玉米面饵料,按照陈守义教的方法,轻轻捏成小团,挂在鱼钩上,然后轻轻一抛 —— 鱼钩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准确地落在水草旁边,浮漂稳稳地立在水面上,露出四目。“爷爷,我抛得怎么样?” 他兴奋地问道,眼睛紧紧盯着浮漂。
“越来越好了。” 陈守义笑着点头,自己也挂好饵料抛竿。两人坐在小马扎上,晨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江风轻轻吹过,带着水草的清香和江水的湿润,让人觉得格外舒服。
没过多久,陈守义的浮漂轻轻动了一下。他屏住呼吸,手指搭在竿柄上,眼睛死死盯着浮漂。又过了几秒钟,浮漂猛地往下一沉,一下子沉下去了两目。“提竿!” 他手腕轻轻一扬,檀木手竿弯成一道漂亮的弧线,鱼线在水面上划出细碎的水花,“是条大鲫鱼!”
小满赶紧凑过来看,眼睛里满是羡慕。陈守义慢慢遛着鱼,鱼的力道不大,没一会儿就被拉到了岸边。他拿起抄网,稳稳地把鱼抄了上来 —— 一条半斤左右的鲫鱼,银灰色的鳞片在晨光里闪着光,腹部圆滚滚的,看起来格外喜人。“这条鲫鱼够肥,回去炖汤肯定鲜。” 陈守义把鱼放进活鱼桶里,桶里的水是早上从江里打来的,刚好能没过鱼身。
“爷爷,您真厉害!” 小满忍不住称赞道,眼睛里满是崇拜。
陈守义笑了笑,重新挂饵抛竿:“只要掌握了技巧,你也能钓上这么大的鱼。你仔细看你的浮漂,有动静就告诉我。”
小满赶紧转过头,眼睛紧紧盯着自己的浮漂。过了约莫十分钟,他的浮漂突然往上顶了顶,然后又轻轻往下沉了沉。“爷爷,浮漂动了!” 他紧张地喊道,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鱼竿。
“别慌,再等等,这是鱼在试探。” 陈守义凑过来看了看,“等浮漂沉下去两目再提竿,不然容易脱钩。”
小满点点头,屏住呼吸,眼睛死死盯着浮漂。又过了几秒钟,浮漂猛地往下一沉,沉下去了两目。“提竿!” 陈守义喊道。
小满反应迅速,双手握着鱼竿,猛地往上一扬 —— 鱼竿弯了起来,虽然弧度不大,但也能明显感觉到有鱼上钩了。“有鱼!爷爷,我钓到鱼了!” 他兴奋地叫了起来,手却有点发抖,不知道该怎么办。
“别紧张,慢慢遛,顺着鱼的力道来。” 陈守义走过去,手把手地教他调整鱼竿的角度,“你看,鱼往这边游,你就往这边带,别硬拽,不然线会断的。”
在陈守义的指导下,小满慢慢平静下来,开始遛鱼。鱼的力道不大,没一会儿就没了力气,被小满慢慢拉到了岸边。陈守义帮他把鱼抄了上来,是一条三两左右的鲫鱼,虽然比陈守义钓的小,却也很新鲜。“小满真棒,又钓上一条鱼!” 陈守义笑着称赞道,眼里满是欣慰。
小满看着自己钓上来的鲫鱼,心里满是成就感。他小心翼翼地把鱼从鱼钩上取下来,放进活鱼桶里,然后重新挂饵抛竿,继续钓鱼。阳光越来越强,透过芦苇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个个斑驳的光点。江面上偶尔有渔船驶过,船桨划开水面,留下一道道长长的水纹,慢慢扩散开来,又渐渐消失在水里。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浅滩上钓鱼,偶尔交流几句。陈守义会给小满讲他年轻时在部队钓鱼的趣事:那时候部队驻扎在边境,旁边有一条小河,休息的时候,他就和战友们一起去钓鱼,用的是自己做的竹竿,钓上来的鱼烤着吃,虽然条件艰苦,却格外开心;小满则会给陈守义讲学校里的事:他最近数学成绩进步了,老师还表扬了他,说他做题比以前有耐心了,这都是跟着陈守义钓鱼学来的。
“爷爷,您在部队的时候,有没有钓过特别大的鱼?” 小满好奇地问道,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把陈守义讲的趣事记下来。
陈守义想了想,笑着说:“有一次,我和老张去河边钓鱼,钓上来一条三斤多的草鱼,当时我们高兴坏了,晚上在炊事班煮了一锅鱼汤,全连的人都尝了尝,都说好喝。” 他摸了摸檀木手竿,“那时候要是有这么好的鱼竿,肯定能钓上更大的鱼。”
小满抬起头,看着陈守义的眼睛,里面满是怀念:“爷爷,您和张爷爷的感情真好。”
“是啊,我们一起扛过枪,一起吃过苦,感情自然不一样。” 陈守义叹了口气,“可惜他后来搬家去了外地,好几年没见了,不知道他现在还钓鱼不。”
小满放下笔,安慰道:“爷爷,等放假了,咱们可以去看张爷爷,跟他一起钓鱼。”
陈守义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等你放寒假,咱们就去。”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活鱼桶里的鱼也越来越多,有鲫鱼、草鱼,还有几条小翘嘴。陈守义看了看手表,对小满说:“小满,时间不早了,咱们先找个地方歇会儿,吃点东西,下午再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江湾钓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