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雪映边城岁安康
寒川关的冬雪落得绵密,一夜之间就把整座城裹进了素白里。玄铁石城墙顶的积雪压得厚实,城楼上的“萧”字大旗裹着雪粒猎猎作响,萧彻站在箭楼边,指尖拂过城砖上冻住的冰棱,寒意顺着指尖蔓延,却被怀里揣着的暖手炉驱散——那是苏雪清晨刚给他装的,里面埋着几块烧得通红的银炭,还裹着层厚厚的棉布,带着她指尖的温度。
“将军,西域商队的人来了,说给您和苏经略送了些西域的暖玉,能贴在身上御寒。”斥候小李捧着个锦盒跑上来,棉鞋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声,“还有,阿瑶那丫头在城下等着呢,说要跟您学新的剑招。”
萧彻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躺着两块淡绿色的暖玉,触手温润,还带着淡淡的檀香。他把锦盒揣进怀里,笑着对小李说:“让商队的人先去经略府歇着,我这就下去。”
刚走下箭楼,就看到阿瑶穿着一身红色的棉袄,手里握着一把木剑,正踮着脚往城楼上望。看到萧彻,她眼睛一亮,快步跑过来,仰着小脸说:“萧将军,您昨天说今天教我‘回风剑’的,我特意早起练了基本功!”
萧彻蹲下身,摸了摸她冻得通红的脸颊:“先把暖手炉拿着,练剑要先暖好身子,不然容易伤着筋骨。”说着,他把怀里的暖手炉递给阿瑶,又从袖中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几块糖糕,“这是苏姐姐早上做的,你先吃两块垫垫肚子。”
阿瑶接过暖手炉和糖糕,笑得眉眼弯弯,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糖糕,甜香瞬间在嘴里散开。萧彻看着她的样子,想起了几年前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情景——那时她还是个躲在流民棚里、怯生生的小姑娘,如今却已长成了敢握剑、敢追着学武的少女,心中满是欣慰。
两人走到练兵场,萧彻拔出断云剑,剑身上的雪粒簌簌落下。他手腕轻转,剑尖在雪地上划出一道银弧,“回风剑”的招式展开,如风雪中的流云,既灵动又带着力量。阿瑶睁大眼睛,认真地看着,手里的木剑也跟着比划起来。
练了半个时辰,阿瑶额头已渗出汗珠,却依旧不肯停下。萧彻看出她的坚持,便放缓动作,一步一步地教她调整姿势:“手腕再稳些,剑要跟着呼吸走,不是靠蛮力。”说着,他握住阿瑶的手腕,轻轻引导她挥剑,“你看,这样是不是更顺畅?”
阿瑶按照萧彻教的方法尝试,果然觉得轻松了许多,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马蹄声,萧彻抬头望去,只见苏雪骑着白马“踏月”,朝着练兵场的方向而来,淡紫色的襦裙外罩了件厚厚的墨色披风,发间的玉簪在雪光中闪着温润的光。
“练了这么久,也该歇会儿了。”苏雪翻身下马,手里提着食盒,“刚从流民棚那边过来,老周叔炖了羊肉汤,我给你们带了些,趁热喝。”
她打开食盒,浓郁的羊肉香气瞬间弥漫开来。萧彻和阿瑶接过汤碗,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到全身,驱散了练剑带来的疲惫。阿瑶捧着汤碗,小口小口地喝着,眼睛却一直盯着苏雪发间的玉簪,小声说:“苏姐姐,您的玉簪真好看。”
苏雪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等你再长大些,姐姐给你也挑一块好玉,做一支属于你的玉簪。”
阿瑶用力点头,眼中满是期待。萧彻看着她们的互动,心中暖意翻涌——这就是他守护的意义,不是战场上的赫赫战功,而是身边人的笑容,是孩子们眼中的希望,是这座城里的烟火气。
吃过羊肉汤,阿瑶要去学堂上课,便跟萧彻和苏雪道别,蹦蹦跳跳地离开了。萧彻和苏雪则牵着马,朝着流民棚的方向走去。路上的百姓看到他们,纷纷笑着打招呼,有的递来刚烤好的红薯,有的塞了把晒干的草药,萧彻和苏雪一一收下,不住地道谢。
流民棚如今已变成了整齐的村落,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的瓦房,院子里堆着过冬的柴火和粮食,门上还贴着去年的春联,虽然有些褪色,却依旧透着喜庆。老周叔正站在村口的磨盘旁,给村民们磨面粉,看到萧彻和苏雪,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上来:“将军,苏经略,你们来了!快进屋坐,屋里烧着炕,暖和得很。”
萧彻和苏雪跟着老周叔走进屋,炕上摆着一张小桌,桌上放着瓜子和花生。老周叔的老伴端来热茶,笑着说:“今年的收成好,我们家存了不少粮食,还腌了些腊肉和咸菜,足够过冬了。多亏了将军和苏经略,我们才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苏雪笑着说道,从袖中掏出一本账册,“这是今年互市的分红,每家每户都有份,一会儿让账房先生给大家送过来。另外,学堂明年要招新的学生,若是家里有适龄的孩子,都可以送去读书,学费和书本费全免。”
老周叔和他的老伴听了,脸上满是感激,不住地道谢。萧彻看着他们的样子,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寒川关的太平与繁荣,不是靠他一个人就能实现的,而是所有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兵王传奇英雄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兵王传奇英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