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刚驶出雾区,声呐仪的屏幕突然闪了一下。
陈岸猛地抓住支架,盯着屏幕上那几个飞速逼近的红点。他没说话,但手指已死死扣住仪器边缘,指节泛白。
“怎么了?”周大海从驾驶舱探出头,“又出事了?”
“有人往村子去了。”陈岸把屏幕转向他,“三艘快艇,速度四十节以上,根本不是来捕鱼的。”
周大海啐了一口:“现在连海贼都穿西装了?”
“是冲我们来的。”陈岸低头看了眼手背上的伤疤,血早已干涸,可皮肤底下仍隐隐发麻,仿佛海水渗进了骨头。
他忽然弯腰,脱掉胶鞋,一脚踩进甲板上的积水里。
水不深,只没过脚踝,混着雨水、油渍和鱼鳞,浑浊不堪。
可就在脚触到水的瞬间,耳边响起一个声音:
【今日签到成功,获得“海洋生态修复”】
系统提示音落下的刹那,一股浩瀚如海的信息涌入脑海...不是文字,也不是图像,而是一种“天生懂得”的感觉,就像人本能地知道如何呼吸。
他知道潮汐何时涨落,鱼群往哪迁徙,甚至能感知百米外礁石缝中,一只老章鱼正蜷缩着等待浪涌过去。
“哎?”周大海见他站着不动,“你傻愣着干嘛?”
“我...升级了。”陈岸抬起脚,水珠顺着裤管滑落,“连续三十天打卡,终于凑齐成就了。”
“打什么卡?你天天踩水坑还能踩出花来?”
“差不多吧。”他笑了笑,转身朝船尾走去,“老周,调头,全速回村。”
“不是,刚才不是说去无人岛吗?”
“改主意了。”陈岸翻开防水包,接上外置天线,“那边的事能等,村里等不了。”
周大海骂了一句,还是把舵打了回去。
船头一转,劈开海浪向前疾驰。
途中,陈岸闭着眼,指尖在屏幕上划动,调出海底地形图。沟壑、暗流、岩层分布清晰如掌纹,仿佛他曾亲手摸过每一块海床。
“快到了。”他忽然睁眼,“通知所有能联系上的船,靠港集结,带上缆绳渔网。”
“你要干啥?搞联防巡逻?”
“我要织一张网。”他说,“比你这辈子见过的任何一张都大。”
回到渔港时,天已近黄昏。
码头一片混乱。几个年轻人握着木棍在岸边徘徊,看见他们回来才松了口气:“陈哥!外面有快艇来回晃荡,是不是要动手?”
“让他们来。”陈岸跳下船,直奔最近的一艘渔船,“先把这几条船的锚绳拆了,越粗越好。”
没人多问。这几年他做的事哪件看着正常?可每次都能救命。
周大海也下了船,一边抽烟一边喊:“都听陈岸的!拆绳子!搬网!别傻站着!”
十几分钟后,港口主航道前堆满了旧缆绳和破渔网。有的断裂,有的发霉,看上去像是从废品站捡来的。
陈岸蹲在地上,一根根摸过去。
如今他能感知每根绳的韧度、每个结的牢固程度,甚至清楚哪一段泡水太久,经不起大力拉扯。
“这条不要。”他扔开一根发黑的尼龙绳,“这条剪短,接到这边。”
陈小满抱着算盘跑过来:“哥,我记位置。”
“好。”他点头,“每艘船的位置、绳长、角度,全都记下来。”
小女孩噼里啪啦拨着珠子,嘴里念个不停:“三号船偏左十五度,拉力中等...五号船吃水浅,得加一股副绳...”
陈岸听着数据,手上不停。他打的结很特别,三绕两锁,看似简单,一拉即紧,越拽越牢。这是系统赋予的“深海结法”,据说是百年前远洋捕鲸人传下的秘技。
一张横跨整个航道的大网,就这样一点一点拼成。
“差不多了。”他退后几步看了看,“差最后一步。”
“啥?”周大海叼着烟问。
“得让它活起来。”陈岸把手按在主缆上,“不然撞一下就散架。”
说完,他闭上眼。
下一秒,整片海域仿佛被轻轻按下慢放键。
时间并未停止,水流却变得迟缓。风仍在吹,浪仍在翻,但那种焦躁感消失了,如同沸腾的锅被悄然调小了火。
他启动“海洋生态修复”,以渔网为媒介,向水中释放特殊波动。洋流开始沿着网线流动,形成一层无形屏障。哪里受力大,附近的水流便自动调节,分担压力。
更神奇的是,断裂的网丝微微颤动,像有了生命般缓缓靠拢,自我修复。
“我操...”周大海瞪大眼睛,“这哪是修网?这是养了个海怪吧?”
“叫‘活体屏障’。”陈岸睁开眼,额头布满汗珠,“撑不了太久,但够用了。”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引擎轰鸣。
三艘黑色快艇破浪而来,船头装着铁皮撞角,来者不善。中间那艘拖着个鼓鼓囊囊的金属箱,显然藏着东西。
“来了!”有人喊。
“稳住!”陈岸站上最前头的船,“别慌,听我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