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城南荒僻处的桃花庵静静伫立在桃林深处,檐角风铃在晚风中发出零丁轻响。
林晏背负着昏迷的父亲,与苏辞踏着满地落桃匆匆而来。
庵门虚掩,仿佛早已预料到他们的到来。
庵内烛火通明,却空无一人。
正堂供奉的不是佛像,而是一幅女子画像——画中人身着素衣,腕间一道青符清晰可见,眉眼间与苏辞有七分相似。
“青绾前辈...”苏辞轻声道,莫名感到一阵心悸。
他们将林远安置在偏殿榻上。林晏检查父亲伤势,眉头越皱越紧——那黑痕仍在蔓延,普通医药全然无效。
“必须找到救治之法。”林晏急切地环顾四周,目光落在画像前的供桌上。
那里除常规供品外,还摆着一个桃木匣子,与他们在地牢发现的十分相似。
苏辞上前打开木匣,里面不是帛书,而是一套奇特的银针和一个小巧香炉。
匣盖内侧刻着几行小字:“逆魂反噬,唯以双生之力,辅以桃庵清心阵可解。”
“清心阵?”林晏顺着刻字指示看向地面,果然发现砖石有异。
他与苏辞合力移开供桌,露出底下隐藏的符阵图案,正好可容三人围坐。
两人将林远扶至阵中,依指示各坐一方。
当林晏与苏辞同时将手按在阵眼上时,青符亮起,整个符阵流转起柔和白光。
“集中意念,想象将生命力通过符阵传导。”林晏引导着苏辞。两人闭目凝神,渐渐进入那种意识交融的状态。
这一次的感受远比此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
仿佛不再是两个独立个体,而是意识与魂力都水乳交融。
林晏能清晰感知到苏辞的担忧与决心,甚至隐约看到她记忆深处的一些片段——瑶光夫人深夜独自垂泪的模样,纸扎铺中那些仿佛有生命的纸人...
而苏辞则感受到林晏内心的焦灼与坚韧,看到他童年时与父亲练武的场景,以及那个血夜里少年躲在柜中窥见的可怕画面...
魂力通过符阵流转,缓缓注入林远体内。
他胸口的黑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脸色也逐渐红润起来。
就在治疗渐入佳境时,供桌上的画像突然发出微光。
画中青绾的眼睛仿佛活了过来,一道柔和的女声在殿中响起:“后来者,既然能启动此阵,说明双生符印已臻圆满。且听我一言,关乎生死存亡。”
两人保持姿势不敢妄动,只听那声音继续道:“逆魂大法反噬非同小可,纵有清心阵相助,林远也需三日方能苏醒。然时不我待,月蚀之夜将至,有些事必须让你们知晓。”
声音转而凝重:“刺史与清源道实为一丘之貉。所谓清除邪术是假,夺取守魂之力是真。清源道主即是刺史胞弟,二人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共同谋划这数十年。”
林晏与苏辞心中巨震。难怪清源道能准确找到他们!
“瑶光被囚在观星台下的‘镜宫’之中。”青绾的声音继续道,“那里有七面铜镜,对应七个符阵节点。月蚀开始时,刺史会以瑶光为媒介,通过铜镜吸收七个节点的魂力。”
苏辞急问:“如何相救?”
“镜宫唯有双生符印之力可破。”声音答道,“但需注意,刺史在瑶光身上下了‘缚魂咒’,贸然相救恐伤其魂魄。须先找到咒术核心——应该是一枚桃花簪,瑶光从不离身的那枚。”
林晏想起父亲昏迷前提到的玉牌,急忙取出。
果然,玉牌在符阵光芒照射下,显现出隐藏的地图——正是观星台及其地下镜宫的详细结构。
“时间无多,仔细听好。”青绾的声音变得急切,“月蚀之夜,你二人须分头行动。一人破坏七个节点,一人直入镜宫救人。切记,节点破坏必须几乎同时进行,误差不可超过一炷香。”
她详细说明了每个节点的位置和破坏方法,以及镜宫内的各种机关陷阱。
事无巨细,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
最后,声音渐弱:“我能做的仅止于此。剩下的路...靠你们自己了。记住,守魂之术的真谛不在控制,而在守护...”
话音袅袅散去,画像恢复如常。符阵光芒也渐渐熄灭,林远胸口的黑痕已消退大半,呼吸平稳悠长,显然已脱离危险。
两人稍稍放松,却不敢完全撤去符阵。
苏辞忽然低呼一声,指着供桌下方——那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暗格。
暗格中放着两套衣物和一些物品。一套是夜行劲装,一套是纸扎匠人的工服,正好合二人身份。此外还有几样特殊工具:一柄刻满符文的短刃,一捆特制丝线,以及几个小巧的纸鸢。
“青绾前辈连这些都准备好了...”苏辞抚摸着那套工服,眼中含泪,“她早已预料到一切。”
林晏拿起短刃,刃身映出他坚毅的眼神:“我们不能辜负这份心意。”
是夜,两人轮流守候林远,同时研究镜宫地图和节点分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符劫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青符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