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光微亮,丽春院尚沉浸在夜的疲惫与寂静中。韦小葆已起身,正就着窗外透进的微光,用一根炭笔在顺手找来的废纸上演算着一些简单的公式,试图更精确地描述昨晚赌局中观察到的概率分布。怀里的二十多枚铜钱带来的轻微坠感,让他对“知识变现”有了最直观的体会。
就在这时,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怒骂和兵器碰撞的声音。韦小葆眉头微蹙,放下炭笔。噪音源分析:冲突,大概率涉及武力。 他走到窗边,透过缝隙向下望去。
只见丽春院后巷狭窄的街道上,茅十八正与三名手持铁尺、锁链的官差战在一处。那三名官差显然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两人正面缠斗,一人游走侧翼,试图用锁链套取。茅十八则凭借一股悍勇之气,手中砍刀舞得虎虎生风,力道刚猛,每一刀都逼得官差暂避锋芒,但一时间也难以摆脱包围。
韦小葆的目光没有停留在惊险的搏杀场面上,而是如同安装了动态捕捉系统,牢牢锁定在茅十八的身体动作上。他的核心思维自动切换到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模式。
观察记录:
发力模式:茅十八的每一次劈砍,主要依赖肩部三角肌和背部阔肌群爆发性收缩,核心肌群参与不足,导致力量从躯干到手臂的传递存在效率损耗。动作轨迹呈明显的圆弧形,而非最经济的直线或优化曲线。
重心控制:下盘虚浮,脚步移动缺乏章法,重心在双脚间切换时存在不必要的起伏和晃动,严重影响出招时的稳定性与后续变招的敏捷性。
呼吸节奏:呼吸与发力严重不匹配。发力时往往憋气,导致肌肉僵硬,氧气供应不足,难以持久;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时呼吸又过于急促,破坏了动作节奏。
能量利用率:大量能量浪费在无效的肌肉紧张和对抗自身惯性的动作上。例如,一次大力横劈后,他需要额外花费力气抵消武器的惯性才能回防,而不是利用这股惯性进行流畅的衔接。
在韦小葆的眼中,茅十八的搏斗就像一台设计粗糙、能耗巨大、输出却不稳定的原始机器。每一个破绽,每一次力量的浪费,都如同程序中的BUG一样清晰可见。
下面的战况愈发激烈。一名官差觑准茅十八回刀不及的瞬间,铁尺直戳其肋下。茅十八怒吼一声,勉强侧身,同时反手一刀撩向对方手腕,虽逼退了官差,自己也是一个踉跄,气息更显粗重。
“效率太低了。”韦小葆忍不住低声自语,理性的分析几乎要脱口而出。在他看来,茅十八空有一身力气,却用最笨拙的方式在挥霍。
恰在此时,茅十八为了躲避侧面袭来的锁链,猛地一个向后跃退,落地时脚下一滑,虽未摔倒,但姿态颇为狼狈,持刀的手臂为了维持平衡不由自主地向后摆动,中门大开。虽然官差未能及时抓住这个破绽,但险象环生。
韦小葆摇了摇头。这个后跃动作,初看是规避,实则因为重心控制不佳和落地缓冲不当,反而将自己陷入了更危险的境地。如果对方反应再快一点……
下面的茅十八也惊出一身冷汗,心中暗骂,攻势不免稍缓。三名官差见状,精神大振,合围之势更紧。
韦小葆知道,不能再旁观了。茅十八是目前他离开扬州、前往更高信息平台的关键“载体”。如果“载体”受损,他的计划将被迫延迟甚至终止。这不符合效率原则。
他迅速下楼,没有直接冲入战团,而是绕到巷口一个相对安全的角落,趁着茅十八刚好一刀逼退正面官差,获得短暂喘息之机的瞬间,提高了音量,语气平静却清晰地开口:
“茅大哥,你发力时肩胛下沉三分,意在蓄力,但胸小肌过于紧绷,反而锁住了肩关节的灵活,力透不出,反伤己身。尝试放松锁骨下缘,意念引导力线从足跟起,经腰胯,通脊柱,至肩井,再贯于指尖。”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兵器碰撞和呼喝声中,异常清晰地钻入了茅十八的耳中。
茅十八正处于久战不下的焦躁中,忽闻此言,不由得一怔。这些话听起来玄乎,但又似乎直指他发力时那种隐隐的滞涩感。他下意识地尝试按照韦小葆所说,在下一刀劈出时,刻意放松了胸口上方那片总是下意识绷紧的肌肉,同时意念集中,想象力量从脚下升起。
“呼——”
这一刀劈出,风声似乎都略有不同。依旧是那把砍刀,依旧是那股蛮力,但茅十八自己却感觉到,刀势似乎更顺畅了一丝,手臂肩背的负担也轻了一分。虽然变化极其细微,但到了他们这种层次,一丝一毫的顺畅都如同久旱甘霖。
“咦?”茅十八心中惊疑更甚。
韦小葆的声音再次响起,语速平稳,如同在课堂讲解例题:“还有,你的步法。刚才后跃,重心后仰过度,落地时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离心收缩不足,导致膝关节和踝关节承受了不必要的冲击力。落地瞬间,应屈膝、收腹,将冲击力分散至大腿和臀部肌群,重心投影需始终保持在支撑面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