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葆从紫禁城归来,带回了康熙那句“准你归隐”的最终裁定。府内最后一丝紧张的气氛似乎随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以及即将踏上未知旅程的复杂心绪。最大的障碍已然扫除,剩下的,便是每个人最终的选择。
韦小葆没有立刻召集所有人宣布,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尊重、也更私密的方式。他知道,此行并非荣归故里或寻常远游,而是背井离乡,前路茫茫,生死未卜。他不能,也不会强迫任何人与他同行。他将七位夫人依次请到书房,进行了一场关乎未来的单独谈话。
第一个进来的是双儿。 她臂上的箭伤还未痊愈,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依旧温柔而坚定。韦小葆尚未开口,她便轻轻握住他的手,低声道:“相公,不必问。双儿自跟随你那日起,便没想过分开。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天涯海角,双儿都去。”
她的选择毫无悬念,那份根植于骨血里的忠诚与依赖,早已超越了寻常情爱。韦小葆心中一暖,用力回握她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二个是苏荃。 她依旧是那般从容睿智,仿佛早已看透一切。“神龙教是虚妄的牢笼,这大清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禁锢?”她浅浅一笑,带着洞察世事的淡然,“能与相公一同探索真实世界的奥秘,追寻那万物运行的至理,方是苏荃心之所向。这方天地既已不容我等,那便去开辟新的天地。我与你同去。”
她的选择基于理性的判断和对更高层次追求的认同,与韦小葆的精神共鸣最为强烈。
第三个是方怡。 她神色平静,带着江湖儿女的干脆。“我本江湖飘萍,幸得相公给予归宿。京城也好,海外也罢,不过换个地方安身立命。何况,相公所做之事,是利民的正道。于公于私,方怡没有理由留下。”她的选择掺杂着情义、归宿感以及对韦小葆事业的认同。
第四个是沐剑屏。 她进来时,眼中带着一丝对未知的怯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挣脱束缚的渴望。她出身沐王府,看似尊贵,实则规矩森严,嫁给韦小葆后所接触的新奇世界,是她从未体验过的自由。
“相公,”她声音轻柔却清晰,“王府的生活,如同一口深井,能看到的天只有那么大。跟随着你,我才知道天地如此广阔。我不想再回到那口井里去了。哪怕前路艰难,我也想去看看井外的世界。”她的选择,是对旧有生活模式的摒弃,对新世界的向往。
第五个是曾柔。 她与沐剑屏类似,但更多了一份对“事业”的投入。“相公,那些数据、图表,还有从数字里发现规律的感觉……让我觉得活着很有意义。我不想停下来。我相信,跟着相公,一定能继续做这些有意义的事。”她的选择,源于在韦小葆引导下被激发的潜能和职业认同感。
第六个是建宁。 她进来时,脸上少了平日的飞扬跳脱,多了几分罕见的郑重。她看着韦小葆,忽然问了一个很直接的问题:“韦小葆,你老实告诉本宫,皇兄……是不是真的容不下你了?”
韦小葆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建宁咬了咬嘴唇,眼神复杂,有委屈,有愤怒,也有一丝解脱:“我就知道!宫里那些规矩,那些勾心斗角,本宫早就腻了!皇兄他……他既然连你都容不下,本宫留下来还有什么意思?”她昂起头,恢复了那副蛮横的样子,但眼圈却微微发红,“哼!本宫才不稀罕当这个劳什子公主!以后,你得给本宫弄个更好玩、更自在的地方!不然本宫跟你没完!”
她的选择,夹杂着对宫廷生活的厌倦、对韦小葆的复杂情感(或许她自己都未必完全明晰),以及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决绝。离开,对她而言,也是一种解脱。
最后一个是阿珂。 她依旧清冷如月,走进来时,书房仿佛都安静了几分。她看着韦小葆,没有说话,似乎在等待他的问题,又似乎在审视自己的内心。
韦小葆看着她,心中也有些忐忑。阿珂性子清冷,对世俗牵绊看得最淡,他并无十足把握。
“阿珂,”他斟酌着开口,“此去海外,并非游山玩水,可能艰苦,可能危险,再无京城的繁华安逸。你……可愿与我们同行?”
阿珂沉默着,目光从韦小葆脸上移开,望向窗外那片她看了许久的、四四方方的天空。良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这里的一切,于我而言,本就如同镜花水月,无甚可恋。”
她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寻找一个能准确表达心意的说法:“你曾说,光由七色组成,混合而成白光。这京城,这府邸,于我,便是一片混沌的白光,看似明亮,却看不清内里。或许……去一个全新的地方,能看到更纯粹的色彩,也未可知。”
她没有直接回答愿意与否,但这番充满她个人风格、带着理性思辨色彩的话语,已然表明了态度。她并非为了韦小葆,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为了寻找那片能让她看清“色彩”的新天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