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说框架结构较为繁琐,因为里面会掺杂一些政治隐喻,表达一些对现实社会的看法。所以前期一直到一百二十章左右才会将本小说的第一卷人物介绍完,各位读者老爷希望我们一起将这部小说共同创作成一个大IP,谢谢大家支持!)
郑绍阳,生于康熙六年六月二日西安府鄠县马营村,于康熙十三年因杀害同族郑姓族叔,郑克桐身中致命刀伤,伤重而亡,现判郑绍阳秋后斩立决。
县太老爷冤枉。
郑氏族人共同喊冤,皆为郑绍阳鸣冤。(郑绍阳年九岁,习得一身武艺,为郑时虎长子长孙。郑克桐为郑时虎义子十六,为郑绍阳十六叔,常受武义,郑绍阳时常恭敬,族内宗亲皆知晓)
县太老爷,我家绍阳与他十六爸自幼情如父子,绍阳的武义都是他十六爸教的,也伤不了他十六爸。郑绍阳他爷爷郑时虎红眼的说着(西安这边的十六爸就是十六叔,本土称谓)
是呀,我娃出生到现在一直跟随他十六爸前后,那么爱他十六爸的一个人,咋可能伤到他十六爸,再说我娃才九岁如何也伤不了他十六爸。一个美妇泣不成声的说道,堂下一行二三十人,站的满满当当,都难掩痛苦。
十六娘激动得站出来说道,绍阳不可能杀他十六爸,绍阳那么爱他十六爸,绝对不可能肯定弄错了。郑仝氏说完之后堂下吵吵闹闹的哭声喊声一片。
这时只听惊堂木在堂上惊天一拍,只听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县太老爷缓缓说道:本官断案未有冤假错案,本案主犯认罪程序完整,主犯在本县未有屈打。如再有异议,休怪本县令大刑伺候。
这时族长郑瑞龙沉声道:太爷,学生不敢,我家族子弟皆因同情深难以克制,请太爷恕罪。
“瑞龙,本官知道你心有不服,但你族子嗣犯以重罪,对乡里影响巨大,不是本官一人可以定夺的,你如心中有异,可书至府台。”
“学生不敢,太爷判案明了,大公无私,学生心服口服,学生不敢造次”
“知道就好,退堂”县令斜眼看了一眼郑瑞龙拂袖而去。
这时跪在地上的族人齐齐看向族长郑瑞龙和族叔郑应鹤
只见两人眼里带着深深的仇恨说道:我们走
在路上只见虎背熊腰的郑应鹤沉声说道:他们这是要让我们断了传承
“九爸,我们回去再说”郑瑞龙单薄的身体靠在槐木拐杖上说道
“九爷,绍阳还有救吗?”郑绍阳的父亲郑克洪对着郑应鹤焦急的问道,略显消瘦的身材体现出近来对儿子的担忧
“克洪,你要有心理准备,你也知道他们要的东西,东西不拿到他们不会放过我们这一脉的”一个虎背熊腰的宗师一下老了十几岁
其他族人簇拥的听到这里都在抽泣呜咽,毕竟在族人眼里绍阳是郑氏最大的希望,如果绍阳被杀郑氏和严氏两族就再也找不出一个扛鼎之人
郑严两族洪武十二年由郑义门转余姚再至西安府为前明饲养战马,国姓皇族血脉,躲了三四十年还是躲不过清狗追杀。虽然清廷只是怀疑与前朝有染,就对郑、严两族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屠杀,从多尔衮到康熙不间断的通过各种理由的屠杀,经过近三十几年族中千人现在只剩不足一半族人。
郑氏字辈:荣华耀彩照 古今蔚起英豪 应瑞时克绍葆 封光世德联科发 甲步天下
严氏字辈:清名播越乡 敦亲崇善念 睿智启荣光
郑氏主要族人族谱如下图:
“暂时无法显示”郑家还有一人流落在外,至今无所消息,并且身后已无子嗣,族中常叫十一爷,也未知其族中字辈名讳。
一行人骑马坐车至戌时到家,马营村门口远看有两路人马提灯等候,领头的都是慈眉善目的老者,靠前一点的正是余姚村严氏族长严启智的爷爷严睿震,虽面相慈祥但也掩盖不了身上那种杀伐之气。靠后一点的就是司马家因祸改姓仝的家主仝元虎,也是仝凤娘的爷爷,因郑克桐与仝凤娘的孩子都被清廷残害致其无后,郑绍阳又一直被郑克桐抚养,所以仝家一直把郑绍阳当做凤娘的孩子来看,大家都非常担心。可以说郑绍阳关系着郑,严,仝三家的传承。
族长郑瑞龙下车,三人耳语几句便让其他人先回去,明日让三族核心到地下密室再议。三人疾步下到村中老槐树后的密道,来到一个五丈见方的地下大堂,大堂中间南北方向放着一个长两丈有余宽不到五尺的老木桌子,桌子正北方首位有一把太师椅,其他位置放着灯挂椅整整齐齐四十五把,将两旁火把点燃之后,三人选坐在桌子南首。
郑瑞龙道:清廷看来是要将我们这一脉赶尽杀绝,这次绍阳若不是被老祖提前接走恐怕我们再没有翻身之日了,现在就是苦了克桐和凤娘了。元虎兄是我不好,若不是我这边走漏了消息也不至于让凤娘的养子顶了绍阳。
仝元虎锤头道:这都是命,你不用介怀。这次也算无心算有心,要不是绍阳刚一出生的时候就被英石老祖看出体质特殊带走了,那现在克桐的孩子也扛不住清廷酷刑,迟早会被查出来,现在全族都认为大牢里的是邵阳我们也放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血玉传承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血玉传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