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先把你们手里的家伙给我拾掇干净了!”杨汝成走到一队人面前,随手拿起一杆老旧的火枪,从枪口往里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把枪扔回那人怀里:“你这枪膛里都能种地了!这么厚的锈,子弹能打得出去吗?打出去了能打得准吗?就算打准了,炸了膛,死的不是敌人,是你自己!”
他又拿起另一杆枪:“还有你这个,枪油都干成块了!机头都快拉不动了!这是枪吗?这是烧火棍!”
他把所有人的枪都检查了一遍,几乎没有一杆是合格的。
“都看好了!”杨汝成拿出自己的汉阳造,熟练地拆开,用通条和油布,一点一点地清理着里面的污垢和锈迹,“枪,就是猎人的第二条命。你们得像对待自己媳妇一样对它!每天都要擦,每天都要看,让它从里到外都干干净净,利利索索。这样到了关键时候,它才不会给你掉链子!”
他一边说,一边做着示范。村民们都围了上来,看得聚精会神。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擦枪还有这么多讲究。
整整一个上午,杨汝成什么都没教,就带着这群人擦枪。打谷场上,到处都是呛人的枪油味和金属摩擦的声音。
到了下午,操练继续。
“现在,学站姿和瞄准!”杨汝成站在队伍前面,“都给我把腰杆挺直了!别跟没睡醒似的!枪给我端稳了!”
他亲自一个个地纠正他们的姿势。
“你!腿再分开点!下盘不稳,枪一响人就倒了!”
“还有你!肩膀要顶住枪托!不然那后坐力能把你锁骨给顶碎了!”
“眼睛!眼睛要看着准星!都给我记住一句话:三点一线!枪口,准星,还有你要打的目标,必须在一条线上!别急着放枪,气要稳,手更要稳!”
一群打了一辈子猎的汉子,被他训得跟新兵蛋子一样,连枪都不会端了。但没有人敢抱怨,因为他们都看出来了,杨汝成是动了真格的。
操练的最后,杨汝成又教了他们几个简单的手势。
“拳头举起来,是停下,原地警戒!”
“手掌往前挥,是前进!”
“手掌往下压,是趴下隐蔽!”
“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回答的声音稀稀拉拉。
“大声点!没吃饭吗!”
“记住了!”这一次,声音洪亮了许多。
一天的操练下来,所有人都累得够呛,胳膊酸得抬不起来。但每个人的精神头,却和早上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那种懒散和茫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拧成一股绳的紧张感和责任感。
傍晚时分,里正拄着拐杖又来了。他看着眼前这支虽然依旧笨拙,但已经初具雏形的队伍,浑浊的老眼里满是欣慰。
第一班哨兵,是李三和赵四。他们俩背着擦得锃亮的猎枪,在杨汝成的注视下,走向了村口那棵老槐树。
寒风中,他们的身影显得有些单薄,但却异常坚定。
里正走到杨汝成身边,感慨道:“汝成啊,辛苦你了。看着这帮小子有模有样了,我这心里也踏实多了。”
杨汝成望着远处渐渐模糊的哨兵身影,轻声说:“里正,这只是个开始。但愿咱们练的这些,永远都用不上。”
喜欢抗日之绝地枪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抗日之绝地枪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