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彻底疯了。
“沈老板,算不清,银子埋在灶下井!沈老板,心太黑,克扣工钱当柴炊!”
稚嫩的童声汇成魔性的音浪,在青石板铺就的大街小巷里反复回荡,其洗脑程度,堪比后世最顶级的广场舞神曲。
孩子们人手一根“诗账饼”,那是一种做成账册模样的麦芽糖饼,上面歪歪扭扭地印着“苏记授权,假一赔三”的字样。
他们一边唱,一边嘎嘣嘎嘣地嚼着“沈家的账”,仿佛那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仇人。
街头巷尾,苏记伙计们开设的“避祸诗签”摊位前,更是排起了令人发指的长龙。
那所谓的诗签,其实就是从沈家那些见不得光的烂账里摘抄出的“金句”,每一句都对应着一笔贪墨或是一桩黑心生意。
伙计们扯着嗓子,用一种卖大力丸的江湖口气吆喝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想知道沈老板明天是喝凉水塞牙还是出门踩狗屎吗?来,抽一首,只需十文钱,提前预知明日运势,趋吉避凶保平安嘞!”
这套说辞简直是降维打击,精准地踩在了百姓们爱看热闹、又有点小迷信的点上。
一个壮汉挤上前,豪迈地拍出十文钱:“来一发!”
伙计递上签筒,壮汉闭眼一阵猛摇,抽出一张纸笺,高声念道:“‘癸卯年六月,南货场,偷梁换柱,以陈米换新米,获利三百二十两。’嘶——”他倒吸一口凉气,旋即大喜,“懂了!这签是告诉我,明天家里的陈米得赶紧吃,不然就要发霉了!神了!太神了!”
人群一阵哄笑,旋即是更疯狂的抢购。
什么“玄学盲盒”“命运预告”,苏州百姓算是玩明白了。
更有头脑灵活的小贩,连夜推出了“疯算茶”,号称喝了能让人头脑清醒,算账不疯;还有的在自家烧饼上用模具印上“诗账”二字,美其名曰“把沈家的亏心事吃进肚子里,保你一辈子不做亏心事”。
无一例外,这些摊位上都挂着一块“苏记授权,利润三成归苏”的木牌,仿佛是什么至高无上的荣耀。
这波操作,直接把沈家的商业信誉按在地上摩擦,连带着把苏州城的消费风向都带歪了。
一时间,凡是和“算账”“诗”沾边的东西,都成了爆款。
苏晚照这一手,堪称商业史上最离谱也最成功的舆情操控案例。
就在这全城狂欢的氛围中,苏记总铺的后堂,气氛却截然不同,庄重而肃穆。
以“周记布庄”的老周为首,足足三十六位在苏州城有头有脸的商户掌柜,齐聚一堂。
他们中的许多人,前些日子还在为沈家的打压而愁云惨淡,今天却个个面色红润,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名为“抱上大腿”的兴奋光芒。
长桌上,铺着三十六份一模一样的契约,墨香扑鼻。
老周作为代表,拿起一份,高声念道:“我们三十六位商户,自愿结成‘苏记商盟’。自今日起,货源统一采购,售价统一控制,风险共同承担,利益共同分享。凡事以苏老板马首是瞻,绝无二心!”
声音落下,他第一个拿起毛笔,郑重地在契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其他人见状,纷纷上前,依次落笔。
这不仅仅是一份商业合同,更是一份投名状,一份将身家性命与苏记这艘看似前途无量、实则也风高浪急的大船捆绑在一起的决心。
苏晚照站在主位,一身素雅的月白长裙,神情淡然,仿佛眼前这足以搅动江南商界格局的一幕,不过是饭后寻常的消遣。
待最后一人签完字,她才缓缓开口,声音清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诸位,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她环视众人,目光锐利而真诚,“空口无凭的承诺我不喜欢说。第一件事,凡我盟内所有商铺,三日内,可到苏记免费换装新研发的‘防火布’。此布浸泡过特殊药水,寻常火星无法点燃,可最大限度避免火灾之灾。”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做生意的,尤其是开铺子的,最怕什么?
不是官府刁难,不是地痞流氓,而是水火无情!
一把火,就能让一辈子的心血化为乌有。
苏晚照这第一份“见面礼”,直接送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
“第二件事,”苏晚照竖起第二根手指,语调微微上扬,“盟内所有成员,将优先接入我正在搭建的‘跨州资源调配’网络。扬州的盐,湖州的丝,景德的瓷,只要是我苏记能拿到的资源,大家都能以最低的成本价共享。苏州城,只是我们的起点。”
“轰”的一声,后堂彻底炸了锅。
“跨州资源调配”?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他们这些一辈子守着苏州一亩三分地的小老板,将有机会把生意做到整个江南!
这已经不是抱大腿了,这是坐上了火箭啊!
老周激动得嘴唇都在哆嗦,他对着苏晚照深深一揖:“苏老板高义!我们,心服口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庶女逆袭:财运系统开启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庶女逆袭:财运系统开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