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支队一大队的办公室,与楼下行政部门的井然有序截然不同。
空气中弥漫着隔夜的泡面、浓烈的烟草还有若有若无的汗味。
这里没有整洁的隔间,只有一张张被文件、案卷、外卖盒子堆满的办公桌。
每个人都步履匆匆,脸上写着疲惫,眼神里却透着一股狼性的光。
徐帆拿着介绍信,站在门口,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
这场景,太熟悉了。
熟悉到让他以为自己从未离开过。
“报告。”
他深吸一口气,敲了敲敞开的门。
一个离门口最近的年轻警员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找谁?”
“我找卢明队长。”
“老大在里头,自己进去吧。”
年轻警员用下巴指了指办公室最里面的位置,又立刻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
徐帆道了声谢,穿过狭窄的过道,走向最里面的那张办公桌。
桌子后面坐着一个中年男人,他大约四十岁上下。
男人的眼窝深陷,眼袋很重,一看就是长期睡眠不足。
他穿着一件夹克,正低头看着一份案卷,眉头拧成一个川字。
桌上的烟灰缸里,烟头已经堆成了小山。
这就是卢明。
江城分局的破案能手。
“卢队长。”
徐帆站定,将介绍信递了过去。
卢明抬起头,那双眼睛锐利得能穿透人心。
他接过介绍信,快速扫了一眼,然后又将目光投向徐帆,上上下下地打量着。
“简历看着怪漂亮的”
卢明的嗓音有些沙哑。
“我还有很多要向您学习。”
徐帆不卑不亢地回答。
“学习?”
卢明嗤笑一声,将介绍信随手扔在桌上,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
椅子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嘎吱”声。
“我这儿可不是警校,没时间给你讲理论。”
“新来的,都说自己是尖子生。”
“可到了现场,吐得比谁都厉害。”
他的话语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蔑视。
徐帆明白,这是下马威,也是考验。
他没有辩解,只是静静地站着,等待下文。
“小子,看你挺镇定啊。”
“我问你几个问题,你要是答得上来,就留下。”
“答不上来,哪儿来的回哪儿去,让老王重新给你找个清闲地方。”
“您请说。”
卢明伸出三根粗糙的手指。
“第一个,密室杀人案。”
“死者在反锁的房间里被杀,门窗完好,没有搏斗痕迹,你说,凶手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很经典,警校的教材里有无数种解答。
但徐帆知道,卢明想听的不是标准答案。
“可能性很多。”
徐帆开口,声音沉稳。
“利用延时装置或者机关杀人后,伪造密室。”
“或者,凶手从未离开,就藏在房间的某个角落,甚至伪装成现场的某个人。”
“还有一种可能,死者是自杀。”
“但被凶手误导,或者凶手利用了死者的自杀行为,伪造成他杀。”
“最直接的,就是我们对‘密室’的定义出了错,一定有我们没发现的通道。”
卢明眼神中的轻视少了一些。
“第二个,一桩案子,现场留下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作案手法,脚印、指纹也来自不同的人。”
“怎么判断是多人作案,还是有人在刻意模仿?”
“查背景。”
徐帆几乎没有思考。
“模仿犯罪,模仿者和被模仿者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可能是崇拜,也可能是嫁祸。”
“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痕迹,是突破口。”
“而多人协同作案,重点是查利益。”
“他们一定有共同的目标,无论是为了钱,还是为了别的。”
“从受害者的社会关系入手,找到那个能把所有嫌疑人串联起来的利益点,就能找到他们。”
卢明的眉头舒展开了。
他弹了弹烟灰,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最后一个,交换杀人。”
“两个毫无关联的人,为了摆脱嫌疑,互相为对方杀死目标。你怎么查?”
这个问题,才是真正的难题。
因为它完美地切断了凶手和被害人之间的直接联系。
徐帆沉默了片刻。
“查异常。”
“交换杀人,最大的破绽就是‘异常’。”
“一个常年两点一线的上班族,为什么突然去一个陌生的城市?”
“一个从不接触网络赌博的人,为什么账户里会有一笔来路不明的资金?”
“一个社交圈子固定的人,为什么会和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产生联系?”
“这种犯罪,看似天衣无缝,但为了达成‘交换’这个前提,双方必须进行沟通。”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有沟通,就会留下痕迹。”
“我们找不到凶手和被害人的联系,但可以去找两个凶手之间的联系。”
“这需要海量的数据排查和分析,但一定是有效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实习警开始,秒破碎尸连环案!请大家收藏:(m.qbxsw.com)从实习警开始,秒破碎尸连环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