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后,中原又经历了好几次动荡。”李去疾的声音悠悠传来,带着历史的沧桑。
“那个时候,有一伙从大西边来的红毛番,坐着铁甲蒸汽船,载着能打穿城墙的火炮,想要侵占我们西南的土地。”
“他们划了一条线,说线那边的土地,以后就是他们的了。而当时的朝廷,软弱无能,被打怕了,居然就想捏着鼻子认了。”
朱棣听到这,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什么?割地?这帮废物!连祖宗的地都守不住!”
李去疾看了他一眼,没理会他的义愤填膺,继续说道:“朝廷不管,但那片土地上的人,却不答应。”
“那片区域里,有个叫班佬的地方,有十七个佤族部落,他们世代都生活在那片大山里。面对红毛番的洋枪火炮,他们知道,自己这点人,这点破铜烂铁,根本就是去送死。”
“就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部落的老大,一个叫胡玉山的佤族头人,站了出来。”
“他没有去求那个没用的朝廷,也没有跪下来投降。他做了一件事。”
李去疾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
“他召集了十七个部落所有的头领,对所有人说——”
“‘我们的阿公,诸葛丞相!’”
“‘在一千多年前,教了我们文字、锻铁、建造、种稻、种桑、织布,并与我们的阿祖定下约定……‘”
“‘这片山,这片地,永远都是汉人的土地!我们,也是汉人的同胞!’”
“‘如今,外人要来抢我们的地,要挖我们的祖坟!我们头上的朝廷不管我们,但我们不能忘了阿公的嘱托!’”
“‘我们要遵守与丞相的约定,守土之责,我们自己担!’”
朱元璋的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
一千七百多年……
仅仅是凭着一个名字,一个虚无缥缈的约定。
“他们就靠着这个,用打猎的土枪,用砍柴的弯刀,和那些拿着新式火炮的红毛番,在山里周旋,打了整整好几年。”
“就跟安西的白发兵一样,他们孤立无援,打到最后,人越来越少,武器越来越破,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投降。”
李去疾说到这里,轻轻叹了口气。
这声叹息,像一把小锤,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不过,他们的结局,比‘白发兵’要好很多。”
“后来,又过了好多年,中原终于换了人间,一个新的、强大的朝廷建立了起来。”
“山里的那些人,听到了这个消息,看到了希望。他们派人走出大山,给新的京城,写了一封信。”
“信里,他们讲述了祖祖辈辈是如何记着诸葛丞相的嘱托,如何抵抗外敌,守着那片土地,从未放弃。”
“他们请求朝廷派兵,赶走侵略者,驻守在那里。”
“而在信的最后,他们用一种近乎卑微的语气,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李去疾看着充满好奇的众人,一字一句,将那句话说了出来。
“‘若是……朝廷不想要我们了,也请回信告知一声,好让我们……断了念想。’”
轰!
这句话,比之前那句“大唐还在吗”,更加沉重,也更加锋利!
它像一根烧红的铁钎,狠狠地扎进了众人的心里。
不是质问,而是乞求。
不是悲壮,而是……委屈。
像一个被父母遗忘了千年的孩子,遍体鳞伤,在门外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卑微地问一句:爹,娘,你们……还要我吗?
一旁的马皇后,忍不住垂泪。
朱樉和朱棡两兄弟,眼眶红得像要滴出血来。
朱棣的拳头松了又紧,紧了又松,最后,他缓缓地、深深地低下头,无人能看清他脸上的表情。
朱元璋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尊石雕。
他没有哭。
但他的胸膛,却像是要炸开了一样!
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混杂着震撼、酸楚、骄傲、还有一种名为“责任”的东西,在他四肢百骸疯狂冲撞!
一千七百年啊!
一个名字,一段约定,能让一群人坚守一千七百年!
这他娘的,才是真正的江山永固!这才是真正的万世不朽!
他朱元璋,他大明的江山,能做到吗?
能!
一定能!
一旁的朱标,也是红了眼眶,不过,他感受到李去疾的鼓舞鼓舞,立即调整情绪,望向已经心潮起伏的父亲。
“说回草原,”朱标的声音变得激昂起来,充满了无穷的自信和力量,“爹,大哥的真正意思,不是让我们去‘改变’草原人!”
“而是……”
他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地说道:
“而是,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自己!”
“我们不需要派人去教他们种地,不需要费尽心思去给他们建学堂!”
“我们只需要,把我们大明,建设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富裕、强盛、文明的地上天国!”
“当我们的百姓,人人有衣穿,有饭吃,有书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