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夏,沉寂多时的关中战场,因曹魏援军的到来而风云再起。在郿坞定下东西并进之策后,曹真、徐晃迅速集结郿坞主力大军,旌旗招展,号角连天,总计约四万兵马,如同一股沉重的铁流,自东面向五丈原的蜀军阵地稳步推进。
这支大军行进并不迅疾,却带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他们并未寻求奇袭,而是堂堂正正,在五丈原以东的开阔地带,依托地势,构筑起连绵的营垒,与蜀军隔原相望。曹真的意图明确如昼:此路主力并非急于求成,而是要像一堵不断增厚的铜墙铁壁,以泰山压顶之势,将刘封麾下的蜀军主力牢牢吸引并钳制在五丈原及其周边预设阵地之上,使其无法分身他顾。
与此同时,真正的杀招已然悄然出动。老将张合,率领一万精心挑选的关中精锐,人人轻装简从,悄无声息地沿着巍峨的秦岭北麓,如同潜行的猎豹,开始了快速穿插与渗透。他们的目标极为明确:绕过刘封重兵布防的五丈原前沿,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迅速南下,直扑那条连接汉中与关中的生命线——斜谷关!一旦夺取并封锁此关,便将彻底切断刘封大军南归汉中的唯一退路,使其成为瓮中之鳖。此举风险巨大,但若成功,收益亦是空前。
……
五丈原下,曹魏大营连绵十数里。中军大帐内,曹真、徐晃、刘晔等人正在商议破敌之策。
刘晔轻抚短须,眼中闪烁着智谋的光芒,向曹真献上一计:“都督,刘封据险而守,强攻损失必大。不若行阳谋,阵前叫战。此计在于其堂堂正正,却令敌进退两难。”
“哦?军师细言之。”曹真倾身问道。
“我军可每日遣精锐于蜀军营前搦战,辱骂叫嚣。”刘晔解释道,“刘封若龟缩不出,则其军锐气必堕,士气日渐低迷;彼若不堪受辱,遣将出战,则正中我等下怀。届时,都督与徐将军可亲自出马,与之交锋,而后……”
他压低了声音,详细阐述了他的谋划:
“一、佯装败退:两军交锋后,都督与徐将军需指挥前军‘诈败’,且战且退,队伍可稍显散乱,弃旗丢鼓,务求逼真,诱使蜀军率军深入追击。”
“二、预设埋伏:在我军‘败退’路线两侧的有利地形,如丘陵、林地之后,预先设下精锐伏兵,以骑兵和强弩手为主,偃旗息鼓,不得暴露。”
“三、切断归路:当蜀军追击部队被成功诱离五丈原险要地势,进入我方预设战场后,另遣一支机动兵力,迅速从其侧翼迂回,抢占其出发阵地或堵住其退回大营的主要通道。”
“四、总攻合围:待时机成熟,伏兵尽出,‘败退’之师返身杀回,两下夹攻,务求将出击的蜀军精锐包围在野外平原之上,予以彻底歼灭!”
曹真听罢,与徐晃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赞许。此计环环相扣,虽是“阳谋”,却正对蜀军中新旧将领可能存在的求战心态。“好!便依军师之计!”曹真拍板定策。
翌日,曹军营门大开,鼓声震天。曹真、徐晃亲自披挂上阵,率领数千精锐,直至五丈原蜀军营寨之前,列开阵势。曹真命嗓门洪亮的军士上前,高声辱骂挑战,言辞激烈,极尽羞辱之能事,直指刘封、黄忠、魏延等人。
五丈原蜀军大营,中军帐内,气氛凝重。曹军在外骂阵的声音隐约可闻,帐中诸将脸色各异。
性如烈火的魏延第一个按捺不住,霍然出列,向刘封抱拳,声若洪钟:“世子!曹真、徐晃欺人太甚!竟敢在我营前耀武扬威!末将请令出战,必取此二人首级,献于帐下!若我等避而不战,徒长敌军气焰,灭我军威风,三军士气何存?”
老将黄忠亦是须发戟张,慨然道:“魏将军所言甚是!老夫观曹军阵型,虽看似严整,却也并非无懈可击。末将不才,愿为先锋,出营搦战,定要挫一挫曹军的锐气,让他们知晓我大汉将士的厉害!” 老将军求战之心,丝毫不逊于年轻人。
然而,军师庞统却持截然相反的意见。他羽扇急摇,连声道:“不可!万万不可!世子明鉴!曹军势大,更兼新得援兵,士气正旺。今番主动求战,其心叵测,必有诡计!我军深沟高垒,据守险要,正可以逸待劳。彼军远来,粮草转运艰难,久持之下,不能得进,其势必衰,自然退去。此乃万全之策。若轻率出营野战,正中其下怀,恐有倾覆之危啊!”
魏延不服,争辩道:“军师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末将只需精兵数千,便可破敌!”
庞统反驳:“文长勇则勇矣,然岂不闻‘小不忍则乱大谋’?曹真、刘晔皆非庸才,岂会行无谋之举?”
帐内顿时分为两派,一方主战,一方主守,争论不休。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主帅刘封身上。
刘封端坐主位,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他深知庞统的担忧不无道理,曹军此举确实可疑。但魏延、黄忠的话也触动了他,一味避战,对士气打击巨大,且麾下这些骄兵悍将也确实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维系军心。
他沉吟良久,目光扫过激愤的魏延、昂扬的黄忠,以及面带忧色的庞统,终于做出了一个兼顾双方意见的决定。
“诸将之意,我已明了。”刘封声音沉稳,带着决断,“曹军叫阵,其心难测,庞军师之虑,不可不防。然,我军锐气,亦不可堕!”
他看向魏延、黄忠:“魏将军、黄老将军!”
“末将在!”二将慨然应诺。
“命你二人各引本部精锐,出营迎战!黄老将军为正,魏将军为副,务必打出我军的威风!”
“得令!”二将面露喜色。
随即,刘封语气转为严肃,叮嘱道:“然,切记!曹军若败,不得引军深入追击!以防其有伏兵!我与庞军师率大军于营前压阵,观敌掠阵,见机行事。若事有不对,即刻鸣金收兵!”
这番安排,既满足了黄忠、魏延等将领的求战之心,也保留了庞统所主张的谨慎,可谓折中之策。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