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年 63岁 译出《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自在王菩萨经》等核心大乘经典。《法华经》和《维摩诘经》成为后世中国佛教影响最深远的经典之一,其译文优美流畅,极具文学价值。
407-409年 译出《中论》《十二门论》《成实论》等重要论着。《中论》《十二门论》与《百论》并称”三论”,是三论宗的根本依据;《成实论》则演变成成实宗。
约 408年 弟子僧肇将其师所传般若思想整理成《肇论》,标志着中国僧人开始独立消化并创造性地发展般若性空学说。
410年 天竺僧人佛陀耶舍被迎至长安,鸠摩罗什助其译出《十住经》等,现了其不计门户之见,广弘佛法的胸襟。
412年 译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金刚经》)。此译本成为后世最流行、最具影响力的《金刚经》汉译本,尤其对禅宗影响巨大。
晚期与圆寂
413年(东晋义熙九年)四月十三日,于长安圆寂。临终前发愿:若所传经典无误,焚身后舌不燋烂。在逍遥园依佛制火化,薪灭形碎,唯舌不坏,成为其译经事业真实不虚、流传千古的象征。葬于草堂寺,建鸠摩罗什舍利塔。
鸠摩罗什的一生,以58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龟兹-凉州)是作为一位天才学僧的成长与积累期;后期(长安)则是作为一位伟大译经师的辉煌绽放期。尽管个人生活屡遭政治力量的摧残,但他将毕生所学倾注于译经事业,其译作奠定了中国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至今仍是汉传佛教最依赖的经典版本。
喜欢历史奇人传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历史奇人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