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渊原本计划着现在就动身前往薛府打探消息,确认薛家母子三人何时启程前往神京城,毕竟那里有赫赫有名的荣国府与宁国府,里面居住着众多才貌双全的红楼金钗,可以助他进一步提升实力。
然而,三日后便是金陵郡城的院试,这场考试关系着他能否考取秀才功名,继而考上举人,甚至入朝为官,提升身份的大好机会。他必须认真对待,全力以赴。
好在原主虽然是个败家子,但从小父母重视读书,将他送到学堂,接受过正规教育,而且还通过了县试、府试,拿到了童生的身份,他不必从头学起,还算不错。
为了顺利通过三日后的院试,考取秀才功名,冯渊决定闭门苦读,将书房里的四书五经重新温习一遍。至于探查薛府的情况,只好等院试结束后再做打算。
冯渊正思索着,却突然闻到一阵诱人的香气,原来午时将近,厨娘已经做好了午饭,心想不如先用过午膳再去书房不迟。
片刻之后,春桃轻轻敲响房门,柔声说道:“少爷,午膳已经准备好了,您想在哪里用餐?”
冯渊略作沉吟,说道:“就在外间吧。”
红杏答应一声,与春桃一同将食盒里的饭菜摆放在外间的八仙桌上。厨娘的厨艺精湛,红烧肉色泽红亮,香气扑鼻;清蒸鱼肉质鲜嫩,入口即化;两盘清炒时蔬翠绿欲滴,清爽可口。整桌饭菜做的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三尺。
冯渊看着丰盛的菜肴,转头看向一旁侍立的香菱,见她面带羞涩,楚楚可怜,心想以后定要好好待她。于是温和说:“香菱,过来一起用膳吧。”
香菱自小在乡野长大,不懂得大户人家的规矩,也确实饿了,便低声说道:“多谢冯公子。”说完,便在冯渊身旁坐下,与他一同享用午餐。
红杏和春桃却只能站在一旁,为他们斟茶倒水,心中甚是不悦。
午饭过后,冯渊前往书房温习功课。红杏立刻吩咐香菱去洗碗。待香菱洗完碗筷,红杏又让她去洗衣,仿佛有干不完的活计。香菱昨夜初经人事,下身仍隐隐作痛,但她只能默默忍受,强忍着不适努力做事。
一旁的春桃有些不忍,低声问红杏:“我们有必要这样对她吗?”
红杏愤愤不平的说:“我们三个都是少爷的通房丫鬟,凭什么她可以与少爷同吃同睡,而我们却只能站在一旁伺候?”
吃罢午饭,冯渊便来到了环境清幽的冯府东院,推开房门,一股墨香扑鼻而来,书房的陈设颇为雅致,几排书架依墙而立,上面整齐的摆放着一排排装帧精美的书籍,《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之类的科考书籍应有尽有。
这间书房和藏书都是原主冯渊的父亲——老员外亲自督建的。老员外虽然出身富贵,家境殷实。然而心中最大的遗憾,便是一生未能考取功名,没有一官半职傍身,在那些有功名的士绅面前总觉得矮了一截。
所以对儿子读书一事格外重视,不仅从小送他去最好的学堂,还花费重金购置了各种珍贵典籍,建起了这座书房。只为儿子冯渊能够金榜题名,功成名就。
冯渊来到红木书桌前,桌案上早已备好了笔墨纸砚。他从笔架上取下一支毛笔,蘸满墨汁,开始认真书写毛笔字。
令他惊喜的是,原主的记忆中还清晰的保留着握笔的方法,以及繁体字的写法。他的手仿佛有了自己的记忆,笔锋在纸上游走,竟然不知不觉的写出了一手工整的毛笔字,这让冯渊十分满意。
接着,他通过搜索原主的记忆,开始默写论语,孟子等四书五经中的一些段落文字。
此后的三天时间里,冯渊就在书房里抓紧时间,夜以继日的温习功课,到了吃饭时间,有丫鬟红杏或春桃送来饭菜。
幸运的是由于他的智力属性由原来的53提升到了78,他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很多东西不需要多久就能记住并理解。
终于在这三日里,他将四书五经里主要的内容重新温习了一遍。
第三日傍晚,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空,明天就要举行院试,冯渊终于从书房里走了出来,经过这三天高强度的学习,他感到有些疲惫。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筋骨,朝着自己的寝室走去,想要好好休息一下。
走进寝室,他只发现正在准备饭菜的春桃和红杏,却不见香菱的身影,不由疑惑的问:“香菱去哪儿了,怎么没有看见她?”
两人的眼神似乎有些躲闪,最终还是红杏率先说道:“回少爷,香菱妹妹正在厨房帮忙呢。”
冯渊听了她的话,嗯了一声,也没太在意,便急着吩咐道:“你们两个快去准备热水,本少爷要洗澡,明天还要考试呢。”
红杏连忙应道:“是,少爷,您放心吧,我们知道少爷明早要去考试,已经为您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还准备好了考场所需的吃食,奴婢这就去准备热水”,她一边说着,一边朝着门外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红楼收金钗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越红楼收金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