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听到这里才终于明白了一切,不由得心中感叹。没想到自家儿子的一番荒唐举动,竟然无意间成就了冯公子的一段姻缘。
这个当初被儿子强抢的小丫鬟,如今还真是好运气,不仅脱离了苦海,还成为如此玉树临风、才貌双全的冯公子的姨娘,甚至还能管理着她们家曾经拥有的这么大的府邸。不由说了句:“菱姨娘,真是好福气。免礼吧。”
薛宝钗在一旁静静的听着这一切,看到冯渊已经纳了姨娘,而且这位香菱姨娘如此美丽动人,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但她毕竟是个明理的女子,心中明白这也怪不得人家冯公子,这一切都是哥哥薛蟠一手促成的,若要怪罪,也只能怪哥哥当初的荒唐行为。
冯渊见气氛稍显凝重,便当即起身,热情的招呼:“来来来,大家都请入座吧,不要拘束。”
桌上早已摆满了精美的酒菜,冯渊频频举杯敬酒,态度十分殷勤。
直到酒足饭饱,众人离席,冯渊还恋恋不舍的说:“薛伯母,薛小姐,能见到二位实在是缘分,在下明日一定亲自前去相送,为二位饯行。”
薛姨妈看着冯渊如此殷勤周到,不由得 一阵暖意上涌,感激的说:“冯公子如此有心,实属难得。”
宝钗虽未言语,但眼中的感动却难以掩饰。冯渊通过系统查看她的好感度居然已经达到了54,不由的甚是欣喜。
翌日清晨,薛姨妈和薛宝钗,连同随行的下人一大早就开始起床。她们简单的洗漱一番,换上了一身便于赶路的素净衣裳。厨房里送来了特意提早准备的清粥小菜,众人默默的吃着。
吃罢早饭后,便开始忙碌起来。薛姨妈唤来府中的老管家薛叔,叮嘱他准备好远行的马车,并将随行的行李搬到车上,随时准备出发。接着她带着女儿薛宝钗前来向冯渊辞行。
冯渊得知薛宝钗即将出发的消息,当即留下香菱看守府邸,亲自带着钱管家前去送行。
陪着薛宝钗母女来到冯府大门口时,却发现只有薛管家一人在搬运行李,这才知道随行的人员中只有薛管家一个男人,实在是势单力薄。
冯渊立刻吩咐钱管家,让他安排几名身强力壮的家丁,协助薛叔将行李搬上马车,尽显周到和细心。
冯府门口不远处,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树荫下,停着一辆华丽宽敞的马车,正是即将载着薛家母女,远赴神京城的那辆马车。
此时,在冯府家丁的帮助下,所有的行李都已经放到了车厢中。
随行的人员,除了薛姨妈和薛宝钗这对母女外,还有薛府以前的老管家薛叔,以及薛宝钗的贴身丫鬟莺儿,薛姨妈的贴身丫鬟同喜和同贵,共计六人。
冯渊望着薛宝钗那绝美的容颜,叮嘱道:“薛姑娘,一路山高路远,还望多多保重。”
薛宝钗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暖意,微微颔首:“多谢冯公子关心。”
冯渊又望向机灵乖巧的丫鬟莺儿,微笑着说:“莺儿,一路上要照顾好你家小姐。”
莺儿嫣然一笑:“冯公子,您放心吧,奴婢一定会照顾好我们小姐的。”
薛姨妈看了看天色,催促道:“时候不早了,咱们还是赶紧上车吧,免得耽误了行程。”
薛管家立即撩开车帘,薛姨妈、薛宝钗、莺儿、同喜、同贵五人,依次坐进车厢,车厢里还堆着许多行李,看起来有些拥挤。
薛管家坐上车辕,随着一声吆喝,打马扬鞭,马车缓缓启动,朝着北城门的方向行进,车轮碾压着地面,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渐行渐远。
冯渊也坐上马车,让马六驾着马车在后面紧紧跟随。就这样,两辆马车一前一后,驰过热闹的街道,穿过高大雄伟的北城门。来到了城外的官道,两旁是连绵不绝的田野和山丘,景色清幽。
眼看马车路过一处道边的古朴凉亭,薛宝钗忽然命令薛叔停下马车,她轻盈的跳下马车,清风飒飒,裙袂飘飘,走到凉亭旁等待着。
冯渊的马车来到薛宝钗近前也停了下来,两人在凉亭前相对而立。
薛宝钗郑重的说:“送君千里,终需一别。冯公子一路护送至此,宝钗已是感激不尽,还是请回吧,不必再送了。”
冯渊也不再强求,拱了拱手,微笑着说:“也好,我不送了,你们一路顺风,万事保重。”
薛宝钗再次向冯渊道谢,然后转身上了马车,依依不舍的与他挥手告别。薛叔扬起马鞭,马车缓缓启动,开始朝着远方驶去。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婉转的歌声突然传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歌声随着微风,飘进了薛宝钗乘坐的马车里,清晰的传入她的耳中。听到这充满离别愁绪的歌声,薛宝钗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她忍不住撩开车帘,回头望向冯渊,只见他正站在凉亭边,面带微笑的向她挥手告别。望着冯渊的身影,薛宝钗的眼中,充满了欣赏和赞叹,情不自禁的喃喃自语:“好美的诗句,好动听的歌声啊!”
喜欢穿越红楼收金钗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越红楼收金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