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一听习武,小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心里头当即打起了小算盘,决定要“孝一孝”徐辉祖,用兵法把他弄得晕头转向,知难而退。
他装出一副乖巧模样,脆生生地说道:“哇,徐大人,我听闻您武艺高强,一直敬仰得紧呐。只是我虽年幼,却也听闻行军打仗,兵法谋略极为重要。要不咱习武之前,徐大人先给我讲讲兵法?我要是能懂些兵法,往后练武,也好知道如何运用不是?”
徐辉祖一听,心中暗道这小皇孙倒是机灵,不过他也没当回事,只当朱允熥是小孩子心性,对新鲜事物好奇罢了。于是笑着说道:“三皇孙既然有此好学之心,那本将军便先给你讲讲兵法入门。这兵法之道,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朱允熥却没打算轻易放过他,等徐辉祖刚讲几句,便眨巴着眼睛打断道:“徐大人,您说知己知彼,可要是敌人故意使诈,露出的并非真实情况,那咋知己知彼呀?还有哦,要是咱们知道敌人的计划,可敌人临时变卦了,这又该咋办嘞?”
徐辉祖微微一怔,没想到这四岁小娃竟能提出这般刁钻问题,不过他毕竟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当下便耐心解释道:“三皇孙,这便需我方多派斥候打探,仔细分析敌军动向,识破其诈术。至于敌人临时变卦,我方亦需随机应变,根据战场形势及时调整战略。”
朱允熥却不依不饶,小嘴像连珠炮似的又问道:“徐大人,那斥候要是被敌人发现抓了,不说实话咋办?还有哇,要是咱们调整战略,敌人又跟着变,那岂不是一直被牵着鼻子走?”
徐辉祖这下眉头微皱,心中暗暗吃惊,这小皇孙问题一个接一个,还都切中要点。但他怎能被个小孩子难住,当下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三皇孙,斥候皆是精挑细选、训练有素之人,轻易不会被抓。即便被抓,也有应对之法,让其宁死不屈。而面对敌人多变之策,我方需提前谋划多种预案,以不变应万变。”
朱允熥听了徐辉祖的回答,脑袋一歪,脸上露出一抹狡黠的笑,紧接着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徐大人,您说的固然有理,可这战场上的事儿,复杂着呢。就说这斥候,就算训练有素,可万一敌人使些阴招,来个美人计啥的,说不定就把消息套走了。咱得有后手,得给斥候多准备几条假消息,真真假假,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说着,朱允熥从一旁拿来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再说说这战略调整。您说提前谋划多种预案,以不变应万变。可要是敌人也料到咱们有预案,来个反制呢?咱就得主动出击,搞个穿插战术。您看啊,把骑兵分成几队,从不同方向,瞅准敌人的薄弱点,像几把尖刀一样插进去,搅乱他们的阵脚。等他们阵脚一乱,后续的步兵跟上,稳扎稳打,扩大战果。”
朱允熥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比划着排兵布阵,嘴里还不停念叨:“这骑兵速度快,适合突袭,但得注意配合。步兵呢,要训练他们的纪律性,令行禁止。还有这守城战,不能光死守,得时不时派小股部队出城骚扰,让敌人没法安心攻城。山地战也有讲究,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等敌人进入包围圈,来个瓮中捉鳖。从兵卒操练来说,不同的兵种,训练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像骑兵得练骑术、射箭,步兵得练长枪、盾牌配合……”
徐辉祖一开始还能面带微笑,耐心倾听,可越听眼睛越瞪大,嘴巴都快合不拢了。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四岁的孩童,竟然对兵法战术有如此深刻且独到的见解,从排兵布阵到兵卒操练,说得头头是道,许多观点连他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都闻所未闻,细细想来却又觉得十分精妙。
朱允熥讲得口干舌燥,抬头一看,却见徐辉祖直勾勾地盯着地上他画的草图,一副失了神的样子。朱允熥以为自己把徐辉祖给讲烦了,正暗自得意,心想这下徐辉祖肯定知难而退,不会再逼着自己练武了。
哪料徐辉祖突然回过神来,二话不说,转身就走。朱允熥一愣,在后面喊道:“徐大人,您这是咋啦?不教我练武啦?”
徐辉祖脚步不停,心中却思绪万千,他不是嫌弃朱允熥,而是此刻满心都是震撼。他觉得自己在兵法上,怕是已经教不了这小皇孙什么了。
喜欢大明熥仔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大明熥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