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松鼠目标小,动作快,且林间射击障碍多。
看着沉甸甸的收获,程立秋满意地擦了把汗。
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却极度亢奋。
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几天,就能攒下一笔可观的钱!
下山途中,他特意留意了一下,又挖了些野菜,还幸运地发现了几株野山葱,晚上可以调味。
回到牛屋,魏红看到他又带回这么多猎物,惊喜得说不出话来,连忙接过去处理。
程立秋则小心地将五张新皮子绷在木板上,用钉子固定好形状,放在通风处阴干。
加上昨天的三张,已经八张了。
攒够十几张,就可以去公社的供销社试试看能不能先卖掉。
晚上,依旧是松鼠肉野菜汤,但加了野山葱,味道鲜美了许多。
夫妻俩围着温暖的灶火,吃着肉,喝着汤,计划着未来。
“立秋,这皮子真能卖钱?”
“能!供销社收,听说城里人也喜欢用这毛皮做装饰,暖和又好看。”
“那……攒多了,咱们先买床厚被子吧?再买个铁锅,这搪瓷盆煮东西太慢了。”
“买!不止买被子铁锅,还要买粮食,买油,买盐,扯布给你做新衣裳!”
程立秋描绘着蓝图,“等钱再多点,咱们把这屋子好好修修,盘个火炕,冬天就不怕了!”
魏红听着,眼睛里闪烁着憧憬的光芒,仿佛那些好日子就在眼前。
第三天,程立秋继续进山。
他的技术越发纯熟,对这片林子的松鼠分布也更加了解。
他甚至开始尝试更远的距离射击,虽然命中率有所下降,但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这一天,他再次收获四张灰皮子。
第四天,天气转阴,有些刮风。
松鼠活动似乎减少了,程立秋费了老大劲,才打到三只。
但他也扩大了搜索范围,发现了新的松鼠活跃区。
第五天,他早上再次进山,又有了几张皮子的收获。
接着,他带着精心晾干的十张灰皮子,以及这几天攒下的另外五张(总共十五张),决定去一趟公社供销社探探路。
皮子需要尽快出手,换成现钱,才能购买急需的物资。
他没让魏红跟着,自己用破包袱皮包好十五张皮子,早早出了门。
靠山屯离公社有十几里山路。
程立秋脚力好,走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公社比屯子热闹不少,街道两旁有供销社、粮站、邮电所等砖瓦建筑。
程立秋直接走进供销社。
柜台后面,一个穿着蓝色售货员制服、戴着套袖的中年妇女正在打毛线,态度懒洋洋的。
程立秋走上前,客气地问:“同志,请问咱们这儿收松鼠皮吗?”
女售货员抬了下眼皮,打量了一下程立秋破旧的衣着,懒散地道:“收啊。啥样的?拿出来看看。”
程立秋连忙打开包袱,露出里面叠放整齐的松鼠皮。
皮子处理得很干净,毛色光亮,保存完整。
女售货员放下毛线,拿起一张皮子,里外看了看,又捏了捏皮质,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哟,处理得挺地道啊。完整,没破洞,毛也顺溜。你自己打的?”
“嗯,闲着没事打着玩的。”程立秋含糊道。
“行吧。按规矩来,一张完整的灰皮子,两块五。”女售货员报出价格。
两块五!
比程立秋预想的还要低一点!
于是,他开始给那女售货员各种攀交情,软磨硬泡!
可那女售货员眼睛一眯缝,连搭理都懒得搭理他了!
得!
两块五就两块五吧!
十五张就是三十七块五毛钱!
这在这时候,可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足够买百十斤上好的玉米面,还能扯几十尺布!
“成!就按您说的价。”程立秋压下心中的激动,爽快答应。
女售货员清点了一下皮子,确认无误,然后开票,付钱。三张十块的,一张五块的,还有两张一块的和一个五毛的纸币,轻飘飘地放在了程立秋手里。
攥着这重生后的第一笔收入,程立秋感觉手心发烫,心脏怦怦直跳。
第一步,终于迈出去了!
他没有立刻离开公社,而是在供销社里转了一圈,仔细看了看物价。
粮食、布匹、盐、铁锅、暖水瓶……每一样他都需要。
但他忍住了立刻消费的冲动,只称了一斤盐,花了两毛钱。
剩下的钱,倒不是他精打细算,而是他要先交给媳妇魏红,让她感受一下钱,心里好有底。
回去的路上,程立秋脚步轻快,仿佛十几里山路也不觉得累了。
他脑子里已经开始规划下一步:继续打松鼠,攒更多钱!
然后,买一把真正的好砍刀,甚至猎枪...制作几个陷阱,或许可以尝试捕捉更大的猎物?
比如野猪?
甚至……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苍茫的群山,野心,在一步步坚实的积累中,慢慢滋生。
第一桶金,虽然微小,却如同星星之火,已然点燃。
喜欢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