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赵衰奉命,扮作商旅,秘密前往鲁国曲阜。这是他第一次独立承担重大外交使命,也是晋国势力未来干预东方事务的一次低调初啼。
赵衰抵达鲁国后,并未直接求见鲁公,而是先广泛接触鲁国士大夫,尤其是那些对楚国扩张感到忧虑的保守派贵族。他言辞谨慎,既不公然批评楚国,也不妄议齐国内政,只是多以请教、探讨天下大势为名, subtly 传达出晋国虽目前内乱,但始终心系中原秩序,关注齐鲁局势的态度。他尤其留意打探被鲁国隐匿的齐孝公的情况及其下落。
他的到来,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虽未激起大浪,却在鲁国高层引起了一些微妙的涟漪。一些鲁国贵族开始重新思考:在强大的楚国和未知的晋国未来之间,鲁国是否应该做一点长远的投资?赵衰的这次出使,未能立竿见影地改变什么,却成功地在鲁国埋下了一颗对晋国抱有潜在好感的种子,并为重耳团队带回了关于东方局势的第一手珍贵情报。
与此同时,临淄宫内的公子潘,对即将汇聚的威胁和远方的博弈浑然不觉,或是选择性地忽视。他沉醉于权力的快感之中,日夜宴饮,赏玩着从各地搜刮来的珍宝美姬。楚国的“客卿”们与他称兄道弟,共享着征服者的盛宴。
宫墙之外,却是另一番景象。田野荒芜,饿殍时有所见。曾经繁华的市井,如今萧条冷落。百姓面有菜色,眼中充满了绝望与仇恨。偶尔有反抗者被抓获,押赴刑场处决时,围观的人群沉默着,但那沉默中蕴含的力量,却比任何呐喊都更令人心悸。
在南部山区,一支小小的义军队伍,在一次伏击战中,成功歼灭了公子潘派来征收粮秣的一小队官兵。他们缴获了不多的武器和粮食,躲回深山。篝火旁,那位来自莒地之会的义军代表,擦拭着带血的剑,望着北方临淄的方向,眼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
“快了,”他低声对同伴说,“等到楚人被牵制住,等到各地的火都烧起来…...”
夜风呼啸,仿佛是无数的魂灵在齐国的山河间呜咽,又仿佛是战鼓在远方隐隐擂动。第三十三章在密谋、征伐、外交与压迫的多重奏中结束,更大的冲突正在地平线下隆隆积聚。
喜欢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