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讲述瀚平帝南宫俞的事迹之前,咱们要加一个小小的插曲进来。
什么插曲呢?
这个插曲就是关于丞相这个位置的再次设置。
在十五国并立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前,有一个大一统王朝,他的名字叫做大乾。
大乾存在了两百多年,它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皇帝与丞相之间的内斗。
朝堂上的争斗一点点地波及到了民间,导致底层的吏治瘫痪,加剧了社会矛盾,最终促成了一次空前的农民起义,彻底覆灭了大乾这个王朝。
大乾灭亡以后啊,后来在乱世里边立国的这些君王无一例外都废除了丞相这个实权极大的职位,强化自己的皇权。
直到瀚太祖南宫义临死前,封赵伏为丞相,并且还在遗诏里面给了赵伏一个很大的权力。
遗诏里是这样写的:
「朕临崩托国,以赵伏为丞相,授汉初三公之权,总领朝政,典领百官,辅弼社稷,如萧、曹故事。
朕尝闻,昔诸葛武侯临终举三贤继事,朕鉴其忠,命伏卸相之日,必举三臣以代,择其贤者辅政。
嗣君若违,不用伏所举者,即废其位,逐出皇族,永不得预宗庙之祀。」
这遗诏里的典故很多,提到了西汉初年的名臣萧何曹参,也提到了名垂千古的季汉丞相诸葛亮,这些很容易懂,咱们就不一一分析了。
这段话里面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呢?
是毫不削减地给了赵伏一个丞相应该有的全部权力,并且下诏让他在卸任的时候,效仿诸葛亮举荐人才继任。
并且在位的皇帝还必须任用他所举荐的人才,否则就要夺去他的皇位,废为庶人。
这话是写在遗诏里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遗诏,是开国太祖的遗诏。
我们都知道,太祖是一个国家的开创者,是后世之君即位时最大的合法性来源,一旦违反他留下的遗诏,就会立刻失去登基的合法性。
朝堂上的群臣也就有了废除帝王的权力了,这对后世帝王来说是一个很有效的约束。
那么为什么瀚太祖南宫义要给赵伏这么大的权力呢?
后世的学者们认为的有两个缘故,其一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基本盘。
大瀚立国的基本盘都是些什么人呢?
是刚刚投奔过来的贤才吗?
是跟大武打了一仗之后俘虏的兵将吗?
都不是,是跟随瀚太祖打了一辈子仗的三千老卒。
那么我再问,赵伏是什么人呢?
是二十几岁就跟着瀚太祖南宫义打仗,一直跟到大瀚立国的铁杆忠臣,是这群老卒里资历最高,声望最强的,换言之,是瀚太祖基本盘的代言人。
与此同时呢,他也很有才能,这样的人必须得到重用,不然难以服众,军队内部也会滋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
其二,就是为了确保当时毫无威望的三皇子南宫俞顺利即位。
我们也就从这儿开始,正式地介绍南宫俞。】
“什么?!”
“大皇兄,父皇当年没有威望即位吗?”
“不知道,父皇没跟我提过这事,我只记得有一天父皇刚刚临摹完一幅先贤的画作,屋外就来了黑压压一片人,二话没说就把父皇带进宫里即位了,我也就顺理成章当了太子,多的我也不知道了。”
“哦,那看来父皇确实没什么威望,连自己要即位了都没人提前通知一声。”
“老大,老九,你们两个嘀嘀咕咕说什么呢!”
太子南宫准和小皇子南宫景一看父皇注意到自己私下的谈话了,赶忙咳嗽了几声,胡乱回道:
“没啊父皇,我们在说父皇的画作远胜先贤,真是空前绝后啊!”
“真的?”
“真的!”
“哼!行吧,走,跟朕去承露苑一趟。”
“父皇,去那干嘛?”
“去带你认认朝中的大臣,朕也顺便看看你小子到底是不是个做皇帝的料。”
小皇子南宫景听完脸色一变,想找理由拒绝。
哪知老皇帝南宫俞早有准备,招了招手让几个侍卫架起小皇子南宫景,往承露苑走去。
“父皇,这是否有些……”
“老大,你闭嘴。”
“父皇,我……”
“哎呀,行了行了,别求情了,过去认认朝中的臣子也不是什么坏事,况且老大你也清楚,朕和你啊,都不是什么当皇帝的料,希望这小子能胜过咱们父子吧。”
“嗯,父皇说的是。”
太子南宫准释然一笑,前去安慰自己的九弟。
【一提起南宫俞这个人,大家总是想到一个唯唯诺诺的皇帝形象,但是其实呢,这个人十几岁的时候啊,也有建功立业的雄心。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作为瀚太祖南宫义第三子的南宫俞第一次上战场,就被敌军的利箭射穿了右腿。
再加上战场上局面混乱,救治不及时,导致南宫俞落下了瘸腿的毛病,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也上不了战场了。
这件事之后啊,南宫俞就变得很颓废,从原来一个十几岁就敢上战场杀敌的少年英雄,变成了一个整天窝在家里不出门,也不愿意见人的公子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