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瀚,建业城皇宫。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却驱散不了南宫景心头的烦闷。
只见他背着手在殿内来回踱步,明黄的龙袍下摆扫过冰凉的地砖,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不是,到底什么情况?
怎么现在也没个回信儿啊?
把梁阔叫进宫里议事这么难吗?
自己也没为难他呀,梁阔不至于躲着自己啊?
龙案上摆放着着庐江郡的舆图,皖山防线的位置被朱笔圈了又圈。
旁边还放着拟好的封赏名单,梁阔的名字赫然在列,却迟迟没能落笔。
原来还想着趁机把梁阔的赏赐给了呢,现在看来恐怕是不行了。
“启禀陛下,梁大人府里的人回话,说……说梁大人病重,实在无法进宫面圣。”
前去传信的侍卫低着头汇报道,声音小心翼翼的,不敢看南宫景的脸色。
眼前这位皇帝虽然年幼,但是没有人敢小瞧他。
天幕上说的那些话,或许可以当成耳边风,但是他可是货真价实的实权皇帝,动动嘴皮子把自己弄死的权力还是有的。
所以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还是小心点吧。
“病重了?”
“前几日不还好好的吗?朕登基的时候他还来朝贺过,怎么偏偏这个时候病重呢?”
他心里清楚,梁阔这是在抗命。
陆昭战死的消息传遍朝野,谁都知道梁阔与陆昭是生死之交。
他此刻称病,无非是沉浸在悲痛中,不愿理会朝堂上的事务。
可理解归理解,南宫景的烦躁却丝毫未减。
他走到案前,指尖重重敲在舆图上庐江郡的位置。
“他倒是能躲个清净,可大皇兄在庐江怎么办?没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辅佐,他就算手握实权,也很难站稳脚跟啊!”
南宫景烦躁地揉了揉眉心,少年人的脸上满是无奈。
他知道梁阔的分量。
不仅是劝降陆昭、拿下庐江郡的功臣,更在庐江当地有深厚的名望,陆昭的旧部和当地的士绅百姓,大多买他的账。
这样的人,是辅佐南宫准稳固庐江的不二人选。
可梁阔偏偏抗命了。
要杀了他吗?
不,不能杀。
梁阔有功无过,只因悲痛不愿进宫就问罪,不仅会寒了所有降臣的心,顾望、王宽等人怕是会心生疑虑,觉得大瀚容不下旧臣。
到时候人心涣散,刚稳定的局面又要乱了。
或者罚他一下,给点惩戒?
好像也不太妥当呢。
梁阔年事已高,又刚痛失挚友,此刻责罚,只会让人觉得新帝凉薄无情,传出去有损名声。
而且庐江的事情还需要他,罚了他,谁去帮大皇兄呢?
南宫景拿起案上的奏折,随手翻了翻,里面全是各地官员的奏报。
有请求安抚庐江百姓的,有询问庐江防线部署的,桩桩件件都离不开对当地情况的熟悉。
他重重叹了口气,把奏折扔回案上:
“这下麻烦了,要是梁阔不肯去的话,还真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总不能朕这个皇帝亲自去庐江吧?”
“陛下,要不要再派个人去劝劝梁大人?”
内侍见到南宫景心情烦闷,于是小心翼翼地提议道。
“就说陛下有要事相商,关乎庐江百姓的安危,梁大人一向体恤民情,或许会愿意进宫。”
南宫景摇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
“没用的。梁阔现在满脑子都是陆昭的死,觉得是自己劝降害了老友,心里愧疚得很,谁去劝都没用。”
他想起陆昭战死的急报,想起梁阔在朝堂上为陆昭据理力争的模样,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他能理解梁阔的愧疚。
换做是他,若是自己劝来的人战死沙场,怕是也会自责不已。
可理解归理解,国事为重,庐江不能等,大皇兄不能等。
南宫景又开始踱步,脑海里飞速盘算着替代人选。
顾望?
他挺擅长谋略的,但是不熟悉庐江的军务和民情,去了也帮不上大忙。
王宽?
他刚立了功,根基在毗陵,调去庐江怕是难以服众。
丞相?
不行不行,丞相还在辅佐自己掌握朝政呢,他要是走了,这朝堂上就该生事儿了。
其他朝臣?
要么是父皇的旧臣,对庐江不熟。
要么是年轻官员,威望不够,镇不住陆昭的旧部和当地的士绅。
想来想去,还是只有梁阔最合适。
“要不然,朕亲自去梁府请他?”
南宫景嘀咕着,脸上露出一丝不情愿。
他是皇帝,亲自去请一个抗命的臣子,传出去怕是会被人笑话,也有损帝王威严。
可若是不去,庐江的事情该怎么办?
就在他左右为难、纠结得快要抓头发时,殿外传来内侍的声音。
“陛下,梁大人府里派人送来一封书信,说是梁大人亲手写的,务必当面呈给陛下。”
“书信?”
南宫景眼睛一亮,随即又沉了下去。
“他自己不来,送封信有什么用?呈上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