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糕事件像一盆冷水,彻底浇醒了苏晚。王府并非避风港,只是换了个形式的斗兽场。
指望萧执事无巨细的庇护是不现实的,要想真正保护小宝和自己,必须拥有独立的价值和力量。
而医术,是她目前唯一能抓住的武器。
仅仅在静心斋内研读、配制自用的药物是远远不够的。
她想起了之前让玉宁托守院婆子送药包给护卫时,那几个护卫家属反馈极好,甚至有人私下询问能否再多买一些。
这说明她的药方在这个世界是行之有效且有需求的。
一个计划在她心中逐渐成型:秘密制作一些效果显着、便于携带又不易追踪的成药,通过可靠的渠道送到王府外售卖,逐步积累资金和人脉。
资金可以让她和小宝日后即便离开王府也有生存的底气,人脉则是信息和安全的重要来源。
但此事风险极大,一旦被发现私通外界、经营牟利,后果不堪设想。必须慎之又慎。
首要问题是渠道。谁能可靠的将东西带出去并换成钱?
苏晚将目标锁定在了守院的张婆子身上。
张婆子年纪较大,性格看似木讷,但眼神清正,每次送东西来都规矩矩,从不东张西望或多嘴多舌。
更重要的是,苏晚曾无意中听她提起过,她有个侄子在前门大街开着一家小药铺,生意清淡,日子艰难。
这日,苏晚特意让玉宁唤张婆子进来,说是要赏她些自己制的安神药包。
张婆子受宠若惊地进来,恭恭敬敬地接了赏。
苏晚并未急着开口,只是温和地问了问她家里的情况,儿女是否安康。
张婆子一一答了,提到那个开药铺的侄子时,忍不住多叹了几句气,说生意难做,铺面都快租不起了。
苏晚见火候差不多了,才状似无意地道:“我近日翻看古籍,得了几个润肤膏、冻疮膏的方子,效果似乎比市面上常见的要好些。只可惜困于这方寸之地,无处试用。听闻婆子你有个侄子开着药铺,不知可否请他帮忙,找些人试试效果?若是好用,或许也能帮他招揽些生意。”
她话说得极其委婉,只提“试用”,不提售卖,更不提分成。
张婆子人老成精,岂会听不出话外之音?
她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看向门外,脸上露出惶恐之色:
“娘娘...这...这王府规矩严,私相传递...”
“不过是几盒不值钱的膏药,让自家人试试效果,算得上什么私相传递?”
苏晚微微一笑,语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况且,若是方子真的好,帮衬了亲戚,也是积德的好事。婆子你说呢?”
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小巧精致的白瓷盒,打开盖子,一股清雅的药香弥漫开来。
里面是乳白色的膏体,细腻润泽。“此膏润泽肌肤,防治冻裂效果极佳,婆婆不妨先拿回去自用试试。”
张婆子看着那盒明显不是凡品的药膏,又想到侄子岌岌可危的药铺,犹豫挣扎了许久,最终一咬牙,接过药膏,
低声道:“奴才...奴才谢娘娘赏赐。奴才那侄子...最是老实可靠...”
第一步试探成功。苏晚心中稍定。
几日后,张婆子来送东西时,趁着无人,飞快地塞给玉宁一个小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极好”二字,还画了个笑脸。她的手上原本的冻疮裂口也明显好转了许多。
成了!苏晚信心大增。
她开始利用夜深人静的时间,更加专注地研制和改进方子。
她结合现代护肤理念和中药古方,精心调配出了三种主打产品:
一是主打深度滋润、修复肌肤的“玉容膏”;
二是针对跌打损伤、活血化瘀的“百草散”;
三是提神醒脑、驱蚊避秽的“清心香囊”。
原料大多采用常见药材,但配伍和制作工艺极其讲究,效果远超市面同类产品。
她让玉宁将做好的成品分批、少量地交给张婆子。
每次只带一点点,混杂在张婆子日常进出携带的杂物里,风险降至最低。
张婆子的侄子张老实,人如其名,一开始还战战兢兢,但试用了样品后,被其效果震惊,又见姑母再三保证来源“可靠”(虽未明言,但暗示是王府贵人无聊所制,只为换些脂粉钱),便大着胆子将东西放在铺子里最不起眼的角落,标了个比普通药膏稍高的价格,想着能卖则卖。
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
没过多久,一位被严重冻疮困扰多年的老主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一盒“玉容膏”,用了不过三四日,困扰他多年的痛苦竟然大为缓解!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张家药铺有种特效膏药”的消息就在街坊四邻间传开了。
小小的药铺突然变得门庭若市,三种产品很快销售一空,供不应求。
张老实又惊又喜,赶紧通过姑母传话,请求加大供应,并主动提出售卖所得银钱与“贵人”五五分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废后?医妃她拽开了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成废后?医妃她拽开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