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放学前,学校的布告栏前人头攒动。吕辰凭借身高优势,一眼就看到了张贴的通知。目光扫过,他的扫盲地点定在鼓楼附近的一条胡同里。
周日清晨,吕辰蹬着自行车,穿过渐渐苏醒的街道,来到了鼓楼街道办事处。刚在门口支好车,一辆小汽车也稳稳地停在路边。车门打开,娄晓娥走了下来,随后下来一位穿着整洁中山装、神情严肃的中年司机。
“吕辰同学,你早啊!”娄晓娥和吕辰找着招呼。
吕辰笑着回道:“娄晓娥同学,你也早!”
司机关上车门,目光锐利地落在吕辰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他走上前,语气客气但透着距离感:“这位同学,你是和晓娥一起参加扫盲活动的吕辰同学吧?”
“是的,您好。”吕辰点头。
“吕辰同学,你家里是做什么的?住在哪里?”司机的问题直截了当,带着一种家长式的盘问意味。
吕辰回答道:“我家里就我和表哥表妹三人。表哥在丰泽园工作,是厨师。我们住在新街口甲五号院。我是烈士子弟。”他特意点明了身份,在这个年代,这往往能打消一些不必要的疑虑。
司机眉头微蹙,似乎觉得这家庭背景过于简单,还想再问。一旁的娄晓娥连忙上前,带着点嗔怪和不好意思:“张叔!吕辰是三中的学生,上次在丰泽园吃饭,爸爸还见过他呢!”她转向吕辰,解释道:“张叔是看着我长大的,总是不放心。”
听到“丰泽园”和“爸爸见过”,司机张叔脸上的严肃才稍稍松动,审视的目光也缓和了许多。他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对娄晓娥嘱咐了一句:“晓娥,要注意安全,中午十二点,张叔来接你。”然后才转身回到车上,车子并未立刻开走,显然是要等娄晓娥安全进入办事处。
走进略显嘈杂的街道办事处,找到负责扫盲工作的干事签了到。两人领到了一些粉笔、纸张和一本基础的《扫盲识字课本》。趁着等待分配具体院落的空隙,两人走到院子里一棵老槐树下商量起来。
“娄晓娥同学,咱们得想想怎么教。”吕辰看着手里简陋的材料,认真道“扫盲的核心就是教识字写字。胡同里的大娘大嫂们,需求最迫切也最实际。”
娄晓娥点点头,眼神里既有期待也有一丝紧张:“嗯,你说,我听你的。”
吕辰分析道:“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先把今天《扫盲识字课本》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然后我们根据居民们最切身的需求来进行一些教学。第一就是教写名字,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正经写过自己的名字。第二是教写数字和简单计算,学会了这些,他们在记账、买东西算钱时就不被糊弄,这是她们最需要的实用技能。第三是教写常用标语口号,比如‘劳动光荣’、‘保卫祖国’,这也是扫盲课的政治任务。第四是穿插一点基础政治课讲解,结合标语口号讲讲简单的道理就行。”
吕辰顿了顿,又说道:“最后一点,也是最考验我们的。肯定有人学得慢,需要反复教;也肯定有人性子急,恨不得一天就学会。这就需要耐心和方法了。娄晓娥同学,你心思细,教写名字、握笔姿势这些需要耐心的活儿,你多担待。我负责讲知识点,我们互相配合。”
娄晓娥仔细听着,还拿出一个小笔记本认真记着,听到吕辰最后的话,她心里一暖,用力点头:“嗯!我明白了,我会努力的!”吕辰的信任和清晰的思路给了她很大的信心。
不多时,街道干事带着他们走进了一条青砖灰瓦、充满生活气息的胡同,七拐八拐,来到一个不大的四合院。院子中央已经摆好了几张矮桌和长条凳,旁边还放着几块磨得光滑的石板。陆陆续续有拿着小本子、小板凳的大娘、大嫂,甚至还有一两位大爷,被街坊邻居招呼着聚拢过来,好奇地看着这两位年轻的学生老师。
街道干事简单介绍了一下吕辰和娄晓娥的身份和来意,又强调了扫盲学习的重要性,便匆匆离开了。
面对着十几双眼睛,娄晓娥有点紧张,吕辰可不怵,他开口道:“大娘,大嫂们好,大爷好!我叫吕辰,她是娄晓娥,今天我们是来和大家一起学习识字的。”娄晓娥也腼腆地笑了笑,向大家问好。
吕辰先是按照《扫盲识字课本》的内容进行了一些讲解,吕辰拿出一块小黑板,用粉笔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下“人”“口”“手”“日”“月”等几个最基础的独体字,一边写一边讲解笔画顺序和名称:“点、横、竖、撇、捺,大家看,‘人’字,一撇一捺,就像我们站着走路的样子。”
讲完《扫盲识字课本》的内容,吕辰询问在场人的姓名,提出要教大家写名字,瞬间就吸引了他们的热心,纷纷报上名字。
“大家不要急,一个一个来,大婶你先来!”吕辰指了指前面的大婶儿。
“王秀芝!”大婶很高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