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六月,这天傍晚,邻居吴奶奶端着一个粗瓷大碗,笑呵呵地跨进了吕辰家的院门。
“小辰啊,在家呢?来,拿着!”吴奶奶把碗递给吕辰,“自家托人从南边捎来的新糯米,不多,给你们兄妹仨包几个粽子尝尝鲜,雨水那丫头可爱吃甜食了。”
入手沉甸甸,散发着粮食特有的温润气息,这可是老品种糯米,好东西啊,吕辰不爱吃粽子,不过吴奶奶的好意怎么能不领呢。“谢谢吴奶奶,您老总惦记着我们。”
端午节来了啊,吕辰拈着几颗糯米粒,无意识地摩挲着,这糯米像一把钥匙,猛地打开了他记忆深处尘封的画面库。
他想起了另一个时空,烟雨迷蒙的江面,宽阔的锦江奔流不息,震耳欲聋的鼓点穿透雨幕,由远及近,如同大地奔雷。紧接着,一叶龙舟,破开雨雾,如穿越千年时空,从云端而来,逆着汹涌的江水,舟上数十名汉子,喊着惊天动地的号子,整齐划一地奋力挥桨。鼓手抡圆了臂膀,轻重缓急,如千军万马,直击灵魂!鲜艳的龙旗在风雨中猎猎飞扬,与汉子们震天的呐喊融为一体,形成一股磅礴的生命力,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图腾!
那是他前世在湖南麻阳看到的龙舟竞渡!那画面和声音,曾深深烙印在他脑海中,象征着五千年中华文明在激流险滩中依旧生生不息、奋勇向前的强大生命力!
画面与现实重叠,眼前是1954年北京初夏宁静的小院,海棠树下雨水正抱着小咪玩耍,何雨柱在厨房里叮当作响准备晚饭。然而,记忆里那震天的鼓声、汹涌的江水、汉子们血脉偾张的呐喊,与眼前这碗来自“南边”的糯米奇异地交织在一起。
又充满希望的时代。真切地感受着这份文明的厚重与坚韧,也深知她曾经历和正在经历的痛楚。这份文明的传承,不正像那逆流而上的龙舟吗?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飘摇,总有一股不屈的力量在支撑着她破浪前行。
他的泪水毫无征兆地滚落下来。
“表哥?你怎么啦?”小雨水眼尖,看到吕辰脸上的泪,丢下小咪跑过来,小手抓住他的衣角,仰着小脸,大眼睛里满是担忧。
“没事,雨水,”吕辰笑道,“就是看到这糯米,想起了一些很远很远的地方的事情,一些很了不起的人和事。”
他把雨水抱起来,指着碗里的米:“你看,这是吴奶奶送我们的,端午节的糯米。表哥给你和邻居们做点好吃的,好不好?”
吕辰决定好好过这个端午节,他想起空间里那两只因为“斗性太强”被淘汰隔离的公鸭。个头大,羽毛油亮,正是做菜的好材料。
第二天一早他就去菜市场买回来两只大公鸭。
“小辰,你从哪里买的鸭子,这鸭子没填过?做烤鸭可差点意思!你是不是被骗了?”何雨柱摸了摸鸭子。
“表哥,这可是我准备的端午节大餐,这个端午节,咱们必须要吃永州血鸭!”吕辰斩钉截铁地说道。
“血鸭?”何雨柱闻言一愣,“小辰,什么叫血鸭,还有这个菜?听着有点,腥气吧?咱没见过这吃法啊。”他对这种“生猛”的做法本能地有点抗拒。
“表哥!”吕辰笑道,“这可是湖南永州的名菜,讲究的就是鸭血裹着鸭肉,香辣鲜嫩,半点不腥!关键是鸭子好,咱家这两只公鸭,养得可壮实了,肉质绝对紧实。你掌勺,我给你打下手,保证让邻居们大开眼界!也让你这个川菜大厨见识一下湘菜的魅力。”
想了想又说道:“这个在端午节吃,才够味,一年端午,阳气最壮,吃个血鸭,这叫‘见红有喜’、祛邪避祟,咱们要好好热闹。“
看着吕辰笃定的眼神,何雨柱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成!你说咋整就咋整!不过,这血鸭,真能好吃?”
端午节一早,邻居们全都聚集到吕辰家小院,二三十口子人,热闹非凡。雨水开心地在人群中穿梭,小咪警惕地趴在吊椅上看着这么多人。
厨房里,张科长、王营长、李连长、吴二叔等男人围着锅灶,都想看看这血鸭是什么个稀奇。
在吕辰的指点下,何雨柱麻利地处理着那两只大公鸭,剁块、过水去腥。关键的步骤来了,取新鲜鸭血,吕辰特意强调了要加少量盐和醋防止凝固,还要用筷子快速搅匀。热锅凉油,下姜蒜、花椒、干辣椒段爆香,再倒入沥干的鸭块大火爆炒。待鸭肉变色、表皮微焦时,烹入料酒、酱油,加入切好的青红辣椒、仔姜片继续翻炒。最后,在鸭肉将熟未熟之际,淋入那碗搅匀的鸭血!何雨柱屏住呼吸,按照吕辰的指示,快速、均匀地将鸭血泼洒在滚烫的鸭肉上,同时快速翻炒。奇迹发生了!滚烫的热力瞬间让鸭血凝结成细小的颗粒,均匀地包裹在每一块鸭肉上,呈现出一种诱人的酱紫色,浓郁的香气混合着辣椒的辛香、仔姜的鲜辣瞬间爆发出来!
“嚯!这味儿!”张科长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