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基地露天仓库区经紧急加固后安然无恙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整个家属院和营区。
后勤王处长激动得逢人便夸:“多亏了秦念同志!那预警太及时了!不然老子这回非得挨处分不可!”他打定主意,要向上级为秦念请功。
保卫科老陈在提交的报告里,详细描述了秦念如何用自制矿石收音机捕捉到关键气象信息、如何冷静果断上报,字里行间充满了赞赏和肯定,并将刘美丽的诬告定性为“毫无根据的恶意揣测,影响内部团结”。刘美丽彻底臭了名声,连她男人张营长都好几天黑着脸,在家属院抬不起头。
军嫂们看秦念的眼神,已经从“佩服”升级到了“近乎崇拜”。王秀芬、李桂兰走路都带风,那架势,仿佛立功的是她们自家人。赵小梅更是成了秦念的小尾巴,眼里全是小星星。
然而,风暴中心的秦念,却异常平静。她利用新解锁的【基础电子工具套装】里那精度极高的陶瓷镊子和一个她尚无法完全理解其精密程度、但能用来测量电阻和电流的微缩仪表,正对矿石收音机进行微调,使其接收稳定性略有提升。更重要的是,她开始有意识地、断续地收集广播里关于全国形势、科技动态的零星信息,特别是与西北农场相关的只言片语,默默记在心里。
手腕内侧的印记偶尔传来微弱暖流,显示空间能源在缓慢而稳定地增长,但距离下一次质变还需积累。
这天,她注意到院子里几个半大小子模仿战士训练,匍匐前进时手掌被粗糙地面磨得通红,甚至有个孩子擦破了皮,却仍嘻嘻哈哈浑不在意。不远处训练场上,战士们摸爬滚打,作训服的肘部、膝部磨损极快,后勤缝补压力不小。
军工总师的思维立刻启动:单兵防护与装备效能提升,是最基础的课题。材料、结构、人体工程学——即使在这个受限的时代,也有优化空间。
她目光扫过家里那几件陆野留下的、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原主几乎没动过),又想到王秀芬、李桂兰家都有缝纫机,一个简单的改进方案瞬间成型。
她找出陆野一件肘部已磨薄的旧军装上衣,拆下尚且完好的部分布料,又让赵小梅帮忙去找李桂兰要了些耐磨的深色粗布边角料(李桂兰做鞋底剩的),还特意找了几块韧性不错的旧皮革(不知原主从哪淘换来的)。
没有画复杂的图纸,她只是用烧黑的树枝在旧报纸上勾勒出几个简洁的图形——手掌、手背的轮廓,关键受力区域被重点标出。
然后,她带着材料和“图纸”找到李桂兰。“李姐,想麻烦你用缝纫机,照这个样儿,帮我扎几副手套。”秦念语气平常,像在请求帮忙缝个扣子,“手掌心这块,用两层粗布夹一层旧军装布,关键部位再垫一小块皮子。手背部分单层就好,省料。手指别全封,露出半截,方便活动。”
李桂兰接过“图纸”和材料,看得有点懵。这手套样子怪怪的,但秦念妹子开口,她自然满口答应:“成!这简单!就是费点功夫。妹子你要这干啥?”
“看孩子们训练磨手,试着做两副看看。”秦念轻描淡写。
李桂兰不愧是巧手,虽然不明白为啥要这么复杂,但还是严格按照秦念的要求,用缝纫机嗒嗒嗒地扎了起来。加垫层的地方确实厚实,针脚密实。
秦念在一旁偶尔指点一下关键部位的拼接角度和皮子的固定方式,确保符合人手发力的力学结构。
很快,第一副“特制训练手套”做好了。外观朴实无华,甚至有点笨拙,但握拳时,掌心加厚耐磨层和小块皮垫恰好分布在拳峰和易磨损区域,手指半露确保了灵活性。
秦念自己试戴了一下,握了握拳,感受了一下贴合度和防护性,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李姐,就照这样,再做几副。”
李桂兰虽然不明所以,但干得起劲。秦念则回家,用新得的工具稍微处理了一下皮革边缘,使其更光滑不磨皮肤。
几天后,秦念将做好的几副手套,送给了院里最爱模仿训练的那几个皮小子,也包括王秀芬的儿子小兵。
孩子们拿到这新奇玩意,嘻嘻哈哈地戴上,继续他们的“军事游戏”。
然而,几天后,效果显现了。
同样是匍匐、攀爬、扔“手榴弹”(土块),戴了手套的孩子手掌完好无损,玩得更疯更久。没戴的孩子,半天下来手心就又红又疼,家长见状又少不了一顿打骂。
小兵得意地跟他爸周政委炫耀:“爸!看!秦念阿姨做的手套!可好用了!手一点都不疼!”
周政委拿起手套仔细端详,他是老兵,一眼就看出这简单手套里蕴含的实用心思:“哦?加厚了关键地方?还垫了皮子?这想法好啊!”他试着戴了戴,握拳,挥动,感觉发力时手掌的支撑和防护确实好了很多。
他立刻想到了战士们日常训练的损耗,马上拿了儿子的手套去找后勤处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请大家收藏:(m.qbxsw.com)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