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三,年节的气氛还在延续,但陆家的男人们已经恢复了惯常的节奏。
书房里,陆征和陆野在下象棋,棋盘上杀伐果断,是另一种形式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陆宇则坐在靠窗的沙发上,眉头拧成了个川字,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纸张边缘,发出轻微的“哒哒”声。
他这次回京,除了团聚,还带着一个棘手的任务。他所在的部门负责某型重要装备关键部件的供应,最近一批次的零件在热处理后,加工合格率骤降,废品率高得吓人。厂里的老师傅和技术员们连轴转了好几天,试遍了常规的工艺调整,效果甚微。
眼看交付日期逼近,这不仅关系到厂里的生产任务,更可能影响到下游装备的组装进度,压力巨大。他这次回来,也是想静静心,看能不能跳出原来的思维定式,找到点新思路。
林青华和沈蓉带着孩子们在客厅玩,偶尔能听到陆欣咯咯的笑声和陆晴讲故事的声音,更衬得书房这边气氛沉闷。
秦念端着一盘刚切好的水果走进来,脚步轻盈。她将果盘轻轻放在棋桌旁的小几上:“爸,陆野,大哥,吃点水果。”
陆征盯着棋盘,随意“嗯”了一声。陆野抬眼看她,目光相接,他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算是回应。这几天,两人之间那种微妙的、彼此试探又隐隐同盟的氛围持续发酵,多了点难以言喻的默契。
秦念放下果盘,没有立刻离开。她的目光扫过眉头紧锁的陆宇,他周身都散发着“生人勿近,烦着呢”的低气压。她走到书架旁,假装寻找什么书籍,耳朵却敏锐地捕捉着陆宇那边轻微的叹息和文件翻动的焦躁声响。
“……淬火温度、保温时间、回火曲线都反复调整过了,金相检测也没发现明显异常,为什么韧性指标就是不稳定,机加工时崩刃现象这么严重?”陆宇像是在自言自语,声音压得很低,但书房足够安静,秦念听得一清二楚。
热处理?材料韧性?机加工崩刃?
这些关键词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秦念那装载了超越时代知识的大脑里瞬间激荡起涟漪。她前世作为顶尖军工工程师,对材料科学的理解深入骨髓,哪怕只是基础原理,也远超这个时代的普遍认知。
她看似随意地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赤脚医生手册》,翻了两页,然后像是忽然想到什么,转过身,语气带着点恰到好处的、不谙世事的疑惑:
“大哥,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我刚才好像听你提到……做东西的火候不对?”她用了一个极其生活化的词“火候”,来代替专业的“热处理工艺”。
陆宇正烦着,闻言抬起头,看到是秦念,勉强笑了笑。他对这个弟妹的印象已经大大改观,尤其是修电台和那一手厨艺,但技术上的难题,他并不觉得她能理解。
出于礼貌,他还是简单解释道:
“是啊,工作上的一点小麻烦。就是一种特殊钢材,处理完之后,本该很坚韧的,但现在变得有点‘脆’,加工的时候容易出问题。”
秦念眨了眨眼,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她放下《赤脚医生手册》,走到茶几旁,拿起一个林青华刚蒸好的、白白软软的大馒头——年节期间,家里总是不缺这些。
“大哥,你看这个馒头。”她用手指轻轻按了按馒头光滑的表皮,弹性十足。“刚蒸好的时候,它又软又有弹性,就算稍微用点力捏,它也能回弹,不会轻易破掉,对吧?”
陆宇、陆征,甚至正在思索棋路的陆野,都被她这突兀的举动和比喻吸引了目光,不解其意。
陆宇点点头:“嗯,是的。”
秦念接着拿起果盘里的一颗晒干的硬核桃,放在馒头旁边对比。“但你看这个核桃,它就很硬,也很脆,如果用锤子轻轻一敲,它就裂开了,没法像馒头那样变形缓冲。”
这个对比非常直观。
“我觉得吧,”秦念的声音清亮,带着一种纯粹基于观察的朴素逻辑,“是不是你们那个钢材,在‘蒸馒头’的时候——哦,就是加热处理的时候——哪个环节的‘火候’或者‘揉面的劲儿’没掌握好?”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模拟着揉面的动作。
“比如,是不是‘火’太大了,或者‘火’太小了没透?或者‘蒸’的时间不够长,‘火候’没透进去,导致里面还没完全‘熟透’,芯子里还夹着‘生’,所以内外劲儿不一样,一受力就容易从弱的地方裂开?”
“再或者,”她拿起那个硬核桃,“是不是‘蒸’完以后,‘晾’的太快了?就像热馒头突然扔进冷风里,外面一下子遇冷收紧、变硬了,把里面还又热又软的芯给‘箍’住了,让它憋着一股劲儿,稍微一碰,就像这核桃一样,脆生生地就崩开了?”
她用最家常的比喻,将热处理中可能出现的过烧、欠热、加热不均、淬火冷却速度过快导致内应力过大、韧性降低脆性增加等一系列复杂原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请大家收藏:(m.qbxsw.com)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