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饵”成功送出后,研究所和军区安全部门进入了高度紧张的等待和监控期。表面上,一切恢复平静,仿佛那场短暂的波澜从未发生。
但暗地里,所有的监控设备、信号接收器、人力盯梢都如同张开的蛛网,等待着任何一丝振动。
接下来的几周,情况变得微妙。
境外那个对标“争气芯”的项目,似乎突然加速了,通过各种公开渠道和有限的秘密情报来源,可以观察到对方在相关领域的采购、人员调动都出现了异常活跃的迹象。这初步印证了“毒饵”可能已经被对方接收并重视。
然而,“老猫”及其背后的网络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沉寂。除了那次传递“毒饵”后,再也没有检测到明显的异常通信。这种沉寂反而让陆野感到不安。
他判断,对方可能正处于对情报的验证期,或者,“老猫”的上线极其谨慎,正在观察是否因为这次传递而暴露。
“他们在试探,也在观望。”陆野在内部会议上分析,“‘毒饵’太‘完美’了,反而可能引起资深情报分析官的怀疑。我们需要给他们更多的‘信心’。”
于是,一项更为精细的“配合”行动展开。研究所内部,在严格控制的范围内,有意无意地流出一些经过筛选的信息碎片,这些信息看似与核心工艺无关,但侧面印证了“毒饵”中某些技术路径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例如,在某次非核心的技术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无意”中提及了与“毒饵”中某个辅助工艺相关的“难点已被攻克”;又比如,一份经过脱密处理的项目进展报告(同样是伪造的)被“疏忽”地放在了可能被接触到的区域。
这些看似零散的信息,如同拼图的一角,逐渐强化着“毒饵”的可信度。同时,保卫部门对内部人员的背景进行了更深入的、不引人注目的复核,重点排查与“后勤综合档案科(三室)”有业务往来、或能间接接触到该科室流程的人员。
秦念则一边继续“争气芯”的优化工作,一边密切关注着【军工工程师辅助系统】的动静。她隐隐感觉,这次事件似乎触发了某种契机。果然,在一天深夜,当她复盘整个“毒饵”计划时,左手手腕内侧那个隐形的龙形印记传来一阵清晰的暖流!
辅助系统的界面无声浮现:
【空间奖励】:成功守护关键技术,挫败境外窃密企图,间接巩固国防安全水平。
【影响力】:大幅提升。【空间等级提升】:Lv7 (40%) → Lv8 (5%)!
【解锁新功能】:【环境信息素捕捉与分析】(初级) - 可被动感知并记录特定环境中的异常化学残留(如密写药水、特殊墨水等),辅助识别潜在威胁。
【体质强化】:神经反应速度、耐力获得小幅增强。
【奖励】:【便携式环境检测贴片】(一次性)x3 - 可贴附于物体表面,无声记录接触者的微量生物信息(如皮屑)及环境化学变化,数据可回传至空间进行分析。
新的能力悄然融入,尤其是【环境信息素捕捉与分析】,简直是为此类反间谍行动量身定做。秦念心中一动,或许这个新能力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奇效。
转机出现在一个多雨的工作日。持续的监控终于捕捉到“老猫”的再次活动迹象。这次,他不是在进行电子通信,而是试图启用一个传统的“死信箱”——位于研究所附近一个公园的特定树洞。他放置了一个微缩胶卷。这个发现让所有人大为振奋,这说明对方网络可能还有更隐蔽、更不易被电子监控的联络方式。
陆野当机立断,没有立即抓捕“老猫”,而是采取了“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他对死信箱进行了严密的物理监控和远程摄像,等待前来取货的“上线”。同时,秦念建议,在确保不留下明显痕迹的前提下,使用一枚【便携式环境检测贴片】放置在死信箱内部,试图捕捉取件者的生物信息。
漫长的四十八小时等待后,一个戴着帽子口罩、身形普通的中年男子在雨夜中出现了。他动作迅速而老练,取走了胶卷。监控清晰地拍到了他的身影,但面部识别数据库中没有匹配结果。然而,【环境检测贴片】成功记录下了他手指接触胶卷容器时留下的极微量皮屑信息。
通过对皮屑的DNA分析(借助军方特殊渠道),并结合对其行动路线的追踪,这个“上线”的身份被锁定——竟然是市里一家涉外宾馆的电工,名叫张强,有短期出境记录。
顺藤摸瓜,调查组发现张强利用工作之便,与某个外国商务代表团成员存在非正常接触。进一步侦查显示,该代表团的一名“技术顾问”真实身份是境外情报机构的技术专家。
证据链开始清晰起来:“老猫”(内部人员,负责窃取非核心但有关联的信息) -> 张强(中转站,使用传统手段传递) -> 外国代表团成员(接收并初步研判) -> 境外情报机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请大家收藏:(m.qbxsw.com)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