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新落成的办公楼内部,弥漫着新鲜油漆与粉尘混合的气息。墙面初具规模,管线如银色脉络在吊顶骨架间延伸。工人们的吆喝声、电钻的尖啸、砂轮打磨的刺耳噪音,共同谱写着建设的交响。然而,这热火朝天的装修场景,与远处几座核心试验设施的寂静,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激波风洞试验区边缘,新建的高压变电站已巍然矗立,粗壮的电缆如同巨蟒盘绕。工程师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手持闪烁着幽绿光芒的检测仪器,小心翼翼地围绕着那些沉默的钢铁巨人。空气里弥漫着绝缘材料特有的气味,混合着金属冷却液的微腥。示波器屏幕上跳跃的波形,仪表盘上闪烁的红色指示灯,以及工程师们紧锁的眉头和低声急促的交流,都昭示着调试工作正处在如履薄冰的关键阶段。每一次微小的参数波动,都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神经。
与之相对的,是无人机试验室和数字计算中心那片令人窒息的空旷。庞大而精密的设备基座早已浇筑完成,灰白色的混凝土台面冰冷坚硬,上面预留的螺栓孔洞如同无数只空洞的眼睛,茫然地仰望着天花板。通风管道裸露着粗粝的内壁,在空旷中发出低沉的呜咽。偶尔有工程师拿着图纸匆匆走过,脚步声在巨大空间里激起短暂而孤寂的回响。这里,只差那些赋予其灵魂的核心设备——那些能撕裂空气、捕捉无形湍流、运算宇宙奥秘的精密仪器。
财务处长张启刚拿着文件夹,步履沉重地穿过喧闹的装修区,走向羊羽临时设在简易板房里的办公室。羊羽正伏案疾书,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桌面堆满了技术参数表和采购清单。林夕安静地坐在一旁,指尖在笔记本电脑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预算表格和供应商名录。
“羊所长,林政委,”张启刚的声音干涩,将文件夹轻轻放在羊羽面前摊开的图纸上,“这是最后的结算报告。今年上级下拨的、指定用于激波风洞主体建设的专项资金……一分不剩,全部清零。”他顿了顿,艰难地补充,“连预留的应急金,也填进变电站调试和那两个实验室的土建基础了。”
羊羽的目光从图纸上抬起,落在报告封面上刺眼的“赤字”红章上。他没有立刻翻看,只是疲惫地捏了捏眉心,指尖冰凉。报告上列出的那些未完成项,每一个名字都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驱动段——那将是狂暴能量的源头,需要能承受极端压力和温度反复冲击的特种合金与复合结构;
被驱动段——连接狂暴与秩序的关键通道,其内壁光洁度要求达到微米级;
激波长管——能量传递的纤细命脉,材料选择与精密制造容不得半分差错;
喷管——将能量驯服、聚焦成可控试验气流的咽喉,形状的毫厘之差便是结果的千里之谬;
试验段——数据诞生的神圣领域,需要最苛刻的环境控制和最灵敏的感知神经;
真空段与卸压系统——瞬间创造并释放宇宙般虚无的巨兽,庞大而脆弱;
超大型真空罐体——沉默的巨人,其焊接与密封工艺是工程学上的极限挑战;
控制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试验的精密大脑与敏锐感官,每一个模块都是定制化的尖端集成;
辅助系统——看似不起眼却维系全局运转的毛细血管网络,遍布试验区的每一个角落……
“驱动段、被驱动段、喷管……这些核心大件的供应商,催款函已经像雪片一样飞过来了。”张明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尤其是负责真空罐体制造的重工集团,他们的总工昨天亲自打电话,措辞……相当严峻。说再看不到预付款,他们的高精度生产线就要为其他项目让路了,一旦断档,后续排期至少延误半年以上。”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窗外远处装修的嘈杂,此刻听来却像是对这资金困境的嘲讽。林夕停下了敲击键盘的手指,屏幕幽光映着她凝重的侧脸。羊羽沉默地拿起那份报告,纸张在他手中发出轻微的、仿佛不堪重负的窸窣声。他目光扫过每一项数字,每一个未完成的核心部件名称,都像冰冷的钢针扎进眼底。那超大型真空罐体所需的万吨级特种钢材预付款,控制系统中定制进口芯片的天价定金,喷管精密加工所需的超算模拟费用……数字叠加起来,是一座令人窒息的高山。
“半年……”羊羽的声音低沉沙哑,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他抬起头,目光越过张明,投向窗外那片寂静得可怕的试验场区,“真空罐体延误半年,风洞的整体气密性验证就得推后。控制系统核心模块延期,整个试验逻辑就无从谈起。喷管无法到位,所有的前期调试都是空中楼阁……”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未尽之言如同冰冷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这意味着他们呕心沥血的项目,这个承载了太多期望的国之重器,在核心设备采购这第一步,就将面临长达半年以上的致命停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蜀玉脉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巴蜀玉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