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羽的请求和林夕的补充报告,经过加密灵能信道,以最高优先级呈送到了总部。争论和评估持续了数个小时。反对者认为,羊羽刚刚从濒死状态恢复,是基地乃至整个项目最宝贵的资产,不容有失,不应立即投入如此高风险的任务。支持者则坚信,羊羽独一无二的“弦音感知”是识别和对抗那个神秘“影子”的关键,错过此次线索,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最终,实战派和风险可控论占据了上风。总部批复:同意羊羽作为特别顾问加入代号“深潜”的侦察行动,但必须严格遵守两项前提——第一,通过由总部指派的医疗及灵能专家团队的联合评估,确认其状态稳定;第二,林夕作为现场最高指挥,统筹整个行动,并有权在判定风险过高时强制终止任务。
这个批复,某种程度上也默许了林夕内心深处那份无法宣之于口的私心——她必须亲眼看着羊羽,确保他的安全。
在风域湖基地最高规格的检测中心内,羊羽接受了堪称严苛的全面检查。精神力阈值、灵能稳定性、规则污染残留度、心核碎片融合状态……各项数据流水般呈现。当总部的专家看着最终报告上那句“状态稳定,核心灵能指数略优于受伤前,规则污染被有效压制,具备执行高风险任务基础”的结论时,也只能压下疑虑,盖章批准。
“批准了。”林夕将加密指令板递给羊羽,脸上看不出喜怒,但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准备一下,十二小时后出发。我会和你一起。”
羊羽看着林夕眼底深处那抹难以化开的疲惫和担忧,心中微涩,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好。”
十二小时后,一架经过特殊改装、具备短距垂直起降和灵能隐形功能的“玄鸟”级高速运输机,在夜色掩护下悄然升空,朝着西北高原的无人区疾驰而去。机舱内,除了羊羽和林夕,还有一支由总部直接派遣的、代号“利刃”的六人精锐侦察小队。成员个个气息精悍,灵能波动凝练,显然都是身经百战的觉醒者。
林夕已经换上了一身适合野外行动的深灰色作战服,长发利落地束在脑后,正全神贯注地盯着面前的全息战术沙盘。沙盘上清晰地标注着目标坐标、周边地形、已知的深层空洞结构模拟图,以及数架如同幽灵般在极高空域伴飞、待命的“守护者”无人机——它们搭载的,正是那足以瞬间汽化大型目标的500兆瓦级强激光攻防系统。
“我们将在距离目标地点五十公里外的预定区域伞降,徒步接近,避免打草惊蛇。”林夕的声音通过内置通讯器传入每个人耳中,“‘利刃’小队负责外围警戒和战术支援。羊羽,你的任务是感知和定位,一旦确认‘回响’核心或那个‘影子’的存在,立即后撤,由无人机进行饱和式净化打击。明白吗?”
“明白。”羊羽和“利刃”小队队长同时应道。
机舱内陷入沉寂,只有引擎的轰鸣声持续不断。羊羽闭上双眼,看似在养神,实则已在悄然调动“弦音感知”,试图提前捕捉远方可能存在的异常波动。但距离尚远,加之高原地区本身灵能环境复杂狂暴,他只能感受到一片混沌的“噪音”。
运输机在破晓前最黑暗的时刻抵达了预定空域。舱门打开,凛冽如刀的寒风瞬间灌入。“利刃”小队成员率先依次跃出,在空中展开灵能滑翔翼,悄无声息地朝着地面落去。林夕和羊羽紧随其后。
降落过程顺利。一行人迅速集结,利用黎明前的阴影和复杂的地貌作为掩护,朝着目标坐标快速潜行。
高原的日出壮丽而残酷,阳光毫无遮挡地洒落,映照着一望无际的荒凉戈壁和远处连绵的雪峰。空气稀薄,气温极低,但对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觉醒者而言,尚在可承受范围。
随着不断接近目标坐标,羊羽的眉头渐渐蹙紧。他体内的“心核碎片”传来一种微弱的、近乎共鸣般的悸动,而他的“弦音感知”中,那片区域的“背景噪音”开始呈现出一种不协调的“扭曲感”。就像一张干净的画布上,被人用脏污的画笔随意涂抹了几道。
“有感觉了。”羊羽低声对身旁的林夕说道,“很淡,但确实是‘回响’的痕迹,像是……某种长期存在后留下的‘污染场’。”
林夕眼神一凛,抬手示意队伍停止前进,进入隐蔽状态。她通过战术目镜观察着前方——那是一片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戈壁滩,遍布砾石和耐旱的刺草,没有任何人工建筑的痕迹。
“探测仪有反应吗?”她询问技术兵。
技术兵操作着手中的设备,摇了摇头:“地表无异常能量反应,生命探测为零。深层扫描……干扰依旧存在,无法精确成像。”
“果然藏得很深。”林夕沉吟,“羊羽,能定位入口吗?”
羊羽闭目凝神,将“弦音感知”聚焦到极致。那扭曲的“噪音”仿佛来自地底深处,并且有着隐约的流向。他仔细分辨着那细微的差别,如同在嘈杂的集市中捕捉一缕特定的耳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蜀玉脉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巴蜀玉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