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做的,就是把这堵墙,当着所有青禾镇百姓的面,亲手推倒。
当晚,林小禾在“清泉读书会”的家长群里,发布了一则图文并茂的公告:“本周六上午九点,村委会将在文化礼堂废墟前的空地上,举办《爸爸们盖的房子》环保纪录片首映式,现场将公布最新的水质与建材毒性检测报告。请各位家长带孩子们一同参加,见证我们家园的真相。”
海报的背景,是孩子们用稚嫩的手,举着一张张pH试纸的照片,试纸呈现出令人不安的深紫色,而他们身后的墙体,正大片大片地析出白色的碱霜。
根本没有什么纪录片。
所谓的“首映”,是一场她为对手精心设计的公开质证会。
与此同时,她拨通了陈秘书的电话:“陈主任,协调市局公安、住建、卫健三个部门,周六上午九点,派员到青禾镇文化礼堂,名义是现场办公,联合回应群众关切。”
周六,雨过天晴。
近百名村民将临时搭建的台子围得水泄不通,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
林小禾走上台,没有多余的开场白,直接打开了音响。
一段刺耳的男声首先响起,那是从施工队技术员手机里恢复的录音:“……怕什么,反正都是穷山沟,住不死人就行……”
紧接着,音响里传来另一段沉稳的男中音,那是陆承宇提供的、陆振华签署第一批合同时的现场录音:“……项目要办成铁案,质量是生命线,我们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百姓……”
林小禾关掉音响,清澈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同一个项目,两种声音。现在,后面这个声音的主人死了。我想问问大家,如果一个人死了,他犯下的错,是不是就可以一笔勾销?我们墙上渗出的毒粉,是不是也能跟着他一起消失?”
人群中一阵骚动。
一个年轻的父亲猛地举起手机,屏幕上是他孩子在市医院出具的肺功能重度损伤诊断书。
他红着眼眶,声音嘶哑地高喊:“我不管谁死了谁活着!我只要一个说法!我孩子的命,谁来赔!”
“我来给这个说法。”
林晚秋就在这时走上台,手里拿着一个U盘。
她接过话筒,将U盘插入投影仪。
雪白的幕布上,瞬间投出两张并列的图片。
左边,是那份伪造的《放弃抢救声明》扫描件;右边,是光谱还原后,清晰显现出“4月1日”原始日期的对比图。
全场哗然。
林晚秋的声音如冰,穿透了所有嘈杂:“他们以为,死人不会说话,棺材可以封住一切真相。但他们忘了,指纹不会撒谎,世间会留下证据。今天,我们就请这位‘死者’,亲自出庭,为青禾镇的父老乡亲作证!”
话音落下的瞬间,一辆黑色商务车正从镇口疾驰而出,试图拐上通往省城的高速。
岔路口,一排闪烁的警灯早已等候多时。
几名交警以例行检查为名拦停了车辆。
车内的人员在看到警察的一瞬间,慌忙试图将一个U盘掰断,早已埋伏在侧的陈秘书带队一拥而上,将人赃并获。
那小小的U盘里,储存着宏远集团所有的加密财务账本和海量代签审批的电子模板。
林晚秋没有参与收网行动。
散会后,她独自一人回到了南塘渡口的老桥。
她在桥墩的铭牌背面,用石块用力刻下了第四行字:责任不在生死,而在良心是否闭眼。
刻完,她转身准备离开。
远处,一辆贴着“爱心助学车队”标识的旧面包车,正缓缓向镇里驶来。
那是她申请的、来自社会捐赠的物资。
她站在桥头,望着水面倒映的流云,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是林小禾,怀里抱着一台老旧的卡带式录音机。
“姐,”小禾的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表情,“刚才村里那位退休的老会计找到我,把这个交给我。他说,他十年前帮镇里做过账,有些事,他藏在信里,憋了十年,今天看到那份假的死亡证明,他决定不憋了。”
林晚秋接过那台沉甸甸的录音机,按下播放键。
一阵电流的嘶嘶声后,一个苍老沙哑的男声,带着一丝解脱般的颤抖,从喇叭里流淌出来:
“……第七笔扶贫款,走的是‘烈士遗属慰问金’的名目,账面上是发给了几户牺牲的消防员家属。但实际上,那笔钱,一分没动,直接打给了……打给了当时周志邦书记的小舅子开的公司……”
林晚秋缓缓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风吹过水面,带来刺骨的凉意。
当她再次睁开眼时,那双洞悉谎言的眸子里,再无一丝波澜,只剩下如深渊般冷静的寒光。
原来,他们刨开的,还只是第一层腐土。
在这十年黑幕之下,埋葬的,远不止有毒的建材和被套取的补贴。
还有那些本该被慰藉的、亡者的荣光。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执剑者暗流扶贫路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执剑者暗流扶贫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