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铁帚”扫荡行动因“坦诚相见”事件而严重受挫,推进速度大为迟滞,士气低迷。“南岭火种”游击队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活动范围得以稍稍恢复,与外界的联系也重新建立起来。然而,龙渊和罗队长都清楚,这仅仅是暂时的缓解,日军绝不会善罢甘休,更残酷的斗争还在后面。
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一位特殊的客人,在交通员的护送下,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游击队的秘密营地。来人是一位年约六旬的老者,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长衫,虽然面带倦容,但眼神却清澈而坚定,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书香气息。他姓陈,是岭南大学的一位史学教授,也是当地有名的古籍版本学家。
陈教授的到来,让罗队长和龙渊都有些意外。经过简短的交谈,他们才明白了陈教授的来意,以及一个比军事扫荡更令人忧心的情况。
“罗队长,龙先生,老朽冒昧前来,实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关乎我华夏文脉之存续啊!”陈教授语气沉重,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他告诉龙渊和罗队长,日军在军事进攻的同时,也加紧了文化掠夺和毁灭。他们不仅搜刮明面上的珍贵文物,更将魔爪伸向了散落于民间、由各地乡绅、学者乃至普通百姓世代守护的古籍、方志、族谱、手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纸张,承载着地方的历史、文化的记忆、先人的智慧,是中华文明扎根于泥土的毛细血管,一旦被毁或被掠,将是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近日,老朽得到密报,”陈教授压低了声音,“鬼子不知从何处得知,在这粤北群山之中,隐藏着数处由前朝遗民或避祸世家建立的‘书窖’或‘壁藏’,里面封存了大量珍本、孤本典籍,甚至有宋元刻本!他们组建了一支所谓的‘文化考察队’,实为文化强盗,由精通汉学的特务和考古败类带领,正在根据零星线索,四处探寻、破坏和抢夺!已经有好几个较小的藏书点被他们发现,书籍或被焚毁,或被装箱准备运走!”
陈教授紧紧握住龙渊的手,老泪纵横:“龙先生,罗队长!老夫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所能依仗者,唯有几分辨识古籍的眼力,和一颗不忍见文明之火断绝的心!我听说二位有鬼神莫测之能,屡挫敌锋。恳请二位,救救那些书!那是我们民族的根,是留给后世子孙的魂啊!”
听着陈教授的泣血恳求,龙渊仿佛看到了在战火与硝烟之下,另一条更为隐蔽、却也更加关乎民族未来的战线。敌人不仅要亡我们的国,更要灭我们的史,断我们的文!胸口的葫闹闹也传递来一阵强烈的、不同于以往应对军事威胁的波动,那是一种对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智慧能量的“载体”的珍视与共鸣。它似乎能感受到那些古老纸张上凝聚的时光力量。
“陈教授,您放心。”龙渊扶住激动不已的老者,声音沉稳而坚定,“保家卫国,亦当守护文脉。这件事,我们义不容辞!”
罗队长也慨然道:“教授,您指地方,我们出力气!绝不能让鬼子把这些宝贝糟蹋了!”
保护古籍的行动,远比单纯的军事行动更为复杂和精细。它要求极高的辨识度(不能把没价值的当成宝贝,也不能漏掉任何一本珍品)、谨慎的处理(古老的纸张极为脆弱),以及绝对安全的转移和储藏地点。
龙渊再次与闹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这一次,目标不再是冰冷的武器或坚固的工事,而是那些散发着岁月沉香和智慧光晕的古老书卷。
“闹闹,我们需要你的帮助,去‘感受’那些书籍。”龙渊传递着意念,脑海中勾勒出古老纸张、墨迹、以及那种历经岁月沉淀的特殊能量场,“寻找那些年代久远、蕴含着独特‘文气’与‘历史厚重感’的能量聚集点。我们需要找到它们,并在敌人破坏或转移之前,把它们安全地送到新的地方。”
陈教授则凭借他渊博的学识和之前暗中调查的线索,在地图上标出了几个最有可能隐藏着重要“书窖”的区域。这些地方往往位于人迹罕至的古村落废墟、深山祠堂的夹壁墙后,甚至是一些看似普通的坟墓疑冢之下。
联合行动迅速展开。由陈教授和几名细心可靠的队员组成甄别小组,由龙渊和罗队长带领的精干小队负责护卫和搬运,而闹闹,则承担了最关键的“探测”与“转移”任务。
他们首先来到了一处位于悬崖峭壁上的废弃山寨。根据陈教授的推断,这里曾是明末一批不愿降清的文士避难之所,很可能留有遗藏。
队伍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龙渊集中精神,与闹闹共鸣,感知力如同水波般向废弃的石屋蔓延。
“闹闹,感知……寻找不同于岩石和草木的、沉静的、带有墨香和旧纸味道的能量……”
很快,闹闹传递回清晰的指向——在一处看似完全坍塌、被藤蔓覆盖的石屋地基下,有一股微弱但极其纯正、带着书卷气的能量波动被屏蔽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葫芦戏寇我在北平扒裤衩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重生葫芦戏寇我在北平扒裤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