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王夫人指望着贾母开囗。
单说贾母抱着林黛玉,想起黛玉和宝玉,以前在一起,闹腾起来的几件事。
张道士提亲,两人闹一回。
紫娟一句闲话,宝玉要死要活。
丫头私议宝玉亲事,黛玉要死要活。
王夫人说起的,袭人说宝玉私下表白。
寻思这俩孩子,怕不是早的已经私定终身了!
本来想着宝玉娶宝钗,以后共同照顾黛玉。
结果,宝玉半死不活。
接着,黛玉也半死不活了!
老太太活到这把岁数,什么事看不明白。
贾母盯着怀中、奄奄一息的外孙女儿。
寻思,既是一对有情人,不妨学学薛姨妈说的故事。
学柳家听僧人话。
真的否极泰来,便是有情人终成眷侣。
万一都好不起来,黄泉路上也是伴!
贾母哭着对黛玉说道:“我知道你的心事,你快快醒来,好孩子,我成全你!”
灵河岸边的黛玉,没看到警幻挥动拂尘,听到警幻的话时,已经坠入黑暗。
警幻已经抹了二人这段记忆。
黛玉只觉得自个儿,穿行在一片黑暗中。
忽听说:“我成全你。”
黛玉疑惑,成全个啥?
慢慢睁开眼睛,看到眼前是贾母。
贾母看到黛玉睁眼。
欣赏若狂,哭着叫道:“快来参汤。”
立即有丫头,飞快地去取了参汤来。
贾母命紫娟,将参汤喂黛玉喝下。
一碗参汤下去,黛玉回了气息,身子略有些力气。
黛玉哭着对贾母说:“老太太白疼我了!”
贾母见黛玉醒过来,喝了参汤便能说话了,方放下心来。
对黛玉说道:“你好生调养,外祖母去筹划你和宝玉亲事。”
黛玉未及答话。
王夫人欣喜地说:“好事好事,我们家也能否极泰来。”
黛玉活过来,有口气就好。
自古只有抬活着的新娘,进夫家的门。
可不兴抬个死的新娘,来成亲的!
薛姨妈笑着说道:“我来保媒!”
贾母听了欢喜。
立即吩咐紫娟,小心伺候姑娘,又调拨几个丫头来守着。
忽然,小丫头飞报,宝玉醒了。
贾母连忙又奔宝玉这边。
但见宝玉虚弱无比。
贾母急命喂宝玉参汤。
一碗参汤下去,宝玉略有点力气。
立即想到,我这是从潇湘馆又回来了?
林妹妹呢,我见林妹妹也快死了?
林妹妹活,我便活,妹妹要是死了,留我一个在这阳间,还有啥意思呢!
莫如速死,黄泉路上,和妹妹也好作个伴。
宝玉向贾母含泪说道:“老祖宗,林妹妹可好!”
贾母心里乐呵呵,宝玉果真是个心实的好孩子,疼他林妹妹呢!
好呀好呀!
两个人若病都好了,看着一对有情小儿郎,我心里开心。
贾母向宝玉说道:“你妹妹一口气刚回来,也险着呢!”
宝玉听了,犹有些不信。
向贾母求道:“老祖宗,妹妹病了,莫如把林妹妹也抬过来,我们一并住着,治便一块儿治,死便死一块儿吧!”
贾母听到死字,心里又悲。
含泪说道:“不许死,我把你林妹妹,许你为妻,你好生养着,等给你们拜了堂,成了亲,再放一处养病,方才名正言顺呀。”
宝玉听贾母这话,断定黛玉没死,心下大慰。
能娶林妹妹为妻,乃宝玉人生之第一大快意事。
宝玉又喜又疑地说道:“真的吗?老祖宗不是哄我的吧!”
贾母叹道:“拿林丫头的名声哄你,当我老糊涂了吗?”
宝玉忽然想起袭人说的,娶的是宝钗。
不放心地问贾母:“老祖宗不会诓我吧?”
薛姨妈听出意思,丫头婆子们都在,怕宝玉说出宝钗的事,不雅呀。
宝钗尚未出嫁,女孩子嫌病不嫁,名声不好。
薛姨妈连忙说道:“老太太没有诓你,定的是林姑娘,我是保媒的人。”
宝玉听了姨妈的话,彻底信了,心内大喜。
向贾母虚弱地说道:“有劳老祖宗了,既然决定成亲,就快些办!”
贾母含泪笑道:“那你就快点好起来,总不能抬着你俩个拜堂!”
说着话,王太医来了。
分别给宝玉和黛玉瞧了病,开了药方。
嘱咐两个,要慢慢地调养,能不能好起来,看命数吧。
送走王太医。
贾母知道,两个玉儿,还是生死难料啊。
连上悲了几天,现在给两个定下亲事。
生死,两个都可作伴。
贾母的心,稍宽慰了些!
倒是贾政,总担心黛玉好了,宝玉若死了,害了外甥女,将来地下,难见妹夫呀!
王夫人很是生气,又不敢说出来。
还得宽慰贾政:“老爷不用担心,宝玉和林姑娘,两个都会好起来。”
心里忿忿,自个的儿子不担心,总担心外人。
我的宝玉好了,林姑娘要是死了,宝玉成了鳏夫,宝钗还能愿意嫁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之宝钗重生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红楼之宝钗重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