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师傅的教学理念显然不只是闭门造车。在我们被基础训练和团队合作折磨得差不多时,他又扔出一颗重磅炸弹:“下周,校外实践。地点:省城最大生鲜批发市场——‘四海市场’。任务:每人预算一百元,在市场内自行采购,回来后用采购的食材做一道最能体现食材本味的菜。要求:性价比最高者胜。”
一百元!在批发市场!做一道体现“本味”的菜?还要比拼性价比?
这挑战简直是为刘大叔量身定做的!他当场就乐了:“瞧好吧您呐!一百块?俺能整一桌硬菜出来!”
李静大姐已经开始心算各种食材的单价和出品率。
赵焱摸着下巴:“最新鲜的辣椒和花椒……不知道批发价多少……”
孙小曼则眼神发亮,显然对探索香料区和禽类区充满了兴趣。
我则有点懵。西餐采购通常有固定供应商,追求品质而非极致性价比,这种菜市场砍价 掰头是我的知识盲区啊!
实践日一大早,天还没亮,大家就挤上了培训中心的小巴车,像一群准备去赶集的兴奋小麻雀,除了因起太早而昏昏欲睡的我。
四海市场大得超乎想象!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各种生猛海鲜、牛羊猪肉、蔬菜水果、粮油调料……铺天盖地,空气里混合着各种鲜活的气味。
郑师傅一声令下,我们瞬间作鸟兽散,冲向各自的目标。
刘大叔果然如鱼得水,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和肉摊老板称兄道弟,几下就用极低的价格拿下了一大块边角料猪骨头和一堆处理价的萝卜土豆,预算还剩大半!
李静大姐拿着小本本和计算器,严谨地对比着不同摊位的蔬菜价格和新鲜度,记录数据。
赵焱一头扎进调料区,和老板探讨花椒的产地和麻度,差点忘了时间。
孙小曼则在禽类区和香料区流连忘返,对着一笼笼活鸡和一堆堆香料看得目不转睛。
而我……像个无头苍蝇。看着活蹦乱跳的鱼虾不敢下手,怕被宰,看着水灵灵的蔬菜不知如何挑选,哪种最适合白灼?看着琳琅满目的肉类眼花缭乱,哪个部位最适合简单烹饪?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慌不择路地在一个看起来比较面善的大妈摊位上,买了一把最贵的有机青菜,大妈说特好吃,又在一个海鲜摊被忽悠着买了几只据说“绝对新鲜”的基围虾,花了我大半预算!,最后用仅剩的零钱买了一小块姜和几根葱。
回去的车上,大家炫耀着自己的战利品。
刘大叔的猪骨萝卜堆成了小山。
赵焱买到了心仪的顶级青花椒和二荆条辣椒。
李静大姐用最少的钱买到了品相极佳的菌菇和豆苗。
孙小曼则买了一只现杀的小土鸡和几样寻常但品质很好的香料。
看我手里那点可怜的、性价比极低的虾和青菜,大家投来了同情的目光。刘大叔更是痛心疾首:“丫头!你这也太不会过了!这虾俺们那旮旯便宜一半!”
我欲哭无泪。
回到操作间,看着别人都在那处理量大管饱的食材,我只能对着我那几只超贵的虾和一小把青菜发愁。
怎么做才能体现“本味”,还能拉回一点性价比?
白灼虾?蒜蓉青菜?太普通了,而且我的虾根本不够塞牙缝!
突然,我灵光一闪!想起法餐里一道经典的、极其考验食材新鲜度的菜——海鲜高汤!虽然我的虾少,但可以熬汤啊!用虾头虾壳熬出浓缩的鲜味,再用这高汤去煨烫那几片娇贵的有机青菜!最后把虾仁快速焯熟放在上面。
说干就干!我小心翼翼地将虾头虾壳剥下,用少量油煸炒出红油,然后加水熬煮,得到一小碗浓郁金红的虾汤。再用细纱布过滤得清澈透亮。有机青菜只取最嫩的菜心部分,用虾汤快速煨烫,保持翠绿爽脆。虾仁则用最简单的方式焯熟,保持弹牙口感。
最后,我将煨好的菜心码放在小碗底,放上虾仁,缓缓注入清澈滚烫的虾汤。
成品:虾汤浸菜心。看起来极其清淡,但味道的层次却非常集中——全是虾的极致鲜甜和蔬菜本身的清甜。
评审时,郑师傅尝了一口我的汤,挑了挑眉:“取巧。用边角料熬汤提升价值,主料用量少而精。味道……很纯粹,鲜味突出。但这性价比嘛……,成本全在这几只虾和‘有机’两个字上了吧?”
果然,最后还是刘大叔用他那锅诚意满满、肉香四溢的萝卜骨头汤赢得了性价比之王。我的菜虽然味道受认可,但成本控制上输得一塌糊涂。
这次实践给我狠狠上了一课:美食不只在殿堂,更在江湖。真正的好厨师,不仅要懂烹饪,还得懂市场,懂生活。
喜欢小镇炊烟米其林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小镇炊烟米其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