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风带着明显的凉意,吹得校园里的梧桐叶簌簌落下,铺在图书馆前的小路上,像一层金色的地毯。我早上从宿舍出发去公司时,总要特意绕路走这条小路,踩着落叶听 “咯吱咯吱” 的声响,像是秋日用独特的方式跟我打招呼。大三上半学期的课程已经进入尾声,从十月初开始,课表上的课渐渐变少,取而代之的是 “课程论文”“结业答辩” 的任务,而我的生活,也慢慢从 “上课 + 实习” 的双重节奏,过渡到 “结业准备 + 全职实习” 的新模式。
十月第一周,《职业规划》课的老师布置了结业作业 —— 写一篇 “未来三年职业发展计划书”,还要准备五分钟的课堂答辩。我坐在公司的工位上,趁着午休时间对着电脑敲键盘,脑子里梳理着自己的规划:短期(2024.12-2025.6)在现公司完成实习转正,熟悉活动策划全流程;中期(2025.7-2026.12)深耕校园活动领域,积累优质合作资源,争取独立负责大型项目;长期(2027.1-2028.12)成为能统筹多类型活动的策划负责人,有机会的话尝试跨领域合作。
写着写着,我突然想起刚上大学时的自己 —— 那时候对 “职业规划” 毫无概念,连选专业都是跟着同学一起报,而现在,不仅明确了方向,还能清晰地列出每一步的目标,这种变化连我自己都觉得惊讶。阿凯路过我的工位,看到我写的计划书,笑着说:“可以啊张凡,规划得这么详细,比我那时候强多了,我当时连‘短期目标’都写得模模糊糊。” 我笑着说:“也是慢慢想清楚的,之前还纠结过专升本,后来觉得还是先工作积累经验更适合我。”
晚上回到学校,我把写好的职业规划书发给逼哥,让他帮忙提提意见。逼哥正在复习专升本英语,看到消息后立刻放下书,对着电脑逐字逐句看:“凡哥,你这规划太具体了,连‘积累多少合作资源’都写了,答辩的时候肯定能拿高分。不过你可以加一段‘风险应对方案’,比如‘要是没转正怎么办’,这样更全面。” 我觉得有道理,赶紧补充了一段:“若未顺利转正,优先投递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活动策划岗,同时拓展兼职中介资源,保证收入来源的同时积累行业人脉。”
十月中旬,《实习指导》课的结业答辩开始了。我带着自己在公司参与的 “高校音乐节”“校园歌手大赛” 的策划方案、活动照片、调研报告,提前半小时到了教室。前面的同学答辩时,我在台下反复练习自己的答辩词,把 “活动亮点”“遇到的问题”“学到的经验” 梳理成清晰的逻辑链,生怕到时候紧张忘词。
轮到我时,我深吸一口气走上台,打开 PPT 开始讲解:“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两项校园活动的策划与执行,分别是高校音乐节和校园歌手大赛。其中校园歌手大赛吸引了 500 + 学生报名,决赛现场座无虚席,嘉宾团队对活动组织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一边讲,一边展示活动现场的照片和数据图表,台下的老师频频点头,还偶尔提问:“在对接嘉宾团队时,遇到过什么突发情况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我笑着回答:“遇到过嘉宾行程临时变动的情况,原本约定的彩排时间提前了两小时。我第一时间协调剧场工作人员调整场地使用时间,联系校园大使提前到场维持秩序,还准备了备用的伴奏带,确保彩排顺利进行。从这件事我学到,做活动策划一定要提前准备多套预案,才能应对突发情况。” 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思路很清晰,应对措施也很到位,看来你在实习中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答辩结束后,老师当场宣布成绩,我拿到了 “优秀”,心里满是欢喜 —— 这不仅是对我实习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我放弃专升本选择工作的一种鼓励。走出教室时,正好碰到小林子,他拿着相机在拍校园的秋景,看到我就笑着说:“凡哥,答辩顺利吗?我刚才在楼下看到老师对你点头了,肯定拿高分了吧?” 我点点头,和他一起在校园里散步,看着金黄的梧桐叶、红色的枫叶,听着他讲最近拍的照片,心里格外放松。
十月底,所有课程的结业任务都完成了,我向学校申请了 “全职实习”,从十一月开始,就不用再回学校上课,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公司主管知道后,特意给我安排了新的任务:“接下来你负责跟进和两所高校的长期合作,帮他们策划‘校园文化月’活动,包括讲座、展览、文艺演出三个板块。这个项目周期长,涉及的环节多,对你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也能让你快速成长。”
我接过主管递来的合作意向书,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 这是我第一次独立负责完整的项目,从前期调研到方案策划,再到执行落地,都需要我主导推进。晚上回到宿舍,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兄弟们,他们都替我开心。逼哥说:“凡哥,你这也太厉害了,刚全职实习就负责大项目,以后肯定能当项目负责人。” 老王则说:“要是需要做 PPT 或者整理数据,随时找我,我帮你弄,保证又快又好。” 小胖还说:“等你项目成功了,我请你吃烤鱼,好好庆祝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生活的尽头是平凡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生活的尽头是平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