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已经开始行动了。
十几万人的次第推进,现在去叫停,是制造混乱。
不如熊廷弼办法实在,巩固松锦才是王道。
不管前线打成什么样子,都可以兜底。
卫时觉离开总兵府,洪敷教还送到了门口。
回到聚将厅,洪敷教疲惫落座,神色更加黯然。
明军哪有十几万人,六万都是样子货。
沿着兵堡次第推进,正是为了掩盖虚弱。
卫时觉没有前线带兵经验,且冬季士兵不走动,他不可能发现人数问题。
朱梅从外面进门,“洪大人,卫校尉去了官驿。”
洪敷教点点头,“朱将军,你我都是辽人,某还是辽阳人,我们没做错吧?”
“回大人,卫校尉不清楚什么叫东虏,我们的敌人不只是建奴,而是上百个部落,如此复杂的战事,没有十全十美的计策,怎么选择都是错,大家齐心协力最重要。”
洪敷教深吸一口气,“哎,但愿陛下理解咱们的心意,现在绞杀建奴没有任何意义,说不准我们攻入沈阳的时候,就是鞑靼人出兵辽西的时候,那样大明彻底失去辽东,京畿和宣右会全面接敌。”
朱梅没有接着说,换了个话题,“洪大人,经略有令,谁召集千人,即为都司,谁召集五百,即为守备,末将认为宁远十八堡可以召集两千人。”
洪敷教提起精神点点头,“好,辛苦朱将军,大雪阻挡了经略行程,再有两日,经略肯定会到宁远。”
朱梅摇摇头,“大人,宁远这两千人大多是义州卫人,没人想做都司,守备也无所谓,末将说个不成熟的建议,让卫校尉带五百人去前线,给他配个副将…”
洪敷教眼神大亮,“好主意,哈哈哈,就像卫校尉这观摩团一样,洪某立刻汇报经略。”
朱梅笑了笑,他也只能做这点事了。
都司,本来是总兵衙门正式名字的简称,全称是都指挥使司。
大明二百年来,根据战时经验,形成一个惯例。
边军、营兵官职系统之外,有些将军战时会被冠以都司称呼。
是个临时差遣,没有品阶,战后论功,下到四品游击、上到一品都督均有可能。
最后如何定阶,就看你作战立功多少。
这个模糊称呼好处多多,既能鼓励作战,也能让前线自主决断,避免多人干涉。
毛文龙现在就是都司,朝廷只要不派总兵和文官到辽南,他就可以节制全部士兵。
卫时觉到官驿,同样从韩石嘴里听到熊廷弼的命令。
熊廷弼不仅缺兵,且越来越着急了。
辽南就毛文龙一个都司,辽西若把千人将军称为都司,最终也就是个四品游击,是总兵直属将军的门槛。
熊廷弼军令看起来很大方,对将门也没什么吸引力,人家不稀罕一个四品游击。
韩石带着一个中年人和两个年轻人入内,对卫时觉躬身,
“登莱水师军户陈灵,拜见三公子。”
卫时觉打量他和两个孩子一眼,“你是莱州人吧?”
“是,小人乃莱州即墨人。”
“为何不退到山海关,回老家呢?”
陈灵脸色一红,“小人在辽阳多年,一直靠水师兄弟转运皮子,水师兄弟太穷。”
“你家里做什么?”
“叔父乃当今鳌山卫指挥同知,小人已经到辽阳二十三年了,丢了价值万两的货,实在没脸回去。”
卫时觉挠挠头,“你还是大商人,认识你的人应该很多,怎么会变成流民?”
“万两银子在辽东真不算大商人,小人的妻子是定辽卫千户之女,这生意只是定辽卫一部分,小人只是个联络人,如今岳家全部惨死,小人也成为辽东厌弃之人。”
卫时觉突然想到未来的辽东走私,惊讶问道,“为何辽东的生意这么大?”
“山民多啊,山货、皮子、东珠非常值钱,靠朝廷的那些商人走货,卫所根本没有利润,所以将门和士兵都在自己联系商人。”
“辽东的羊皮比草原还多?”
陈灵眨眨眼,才发现他与这位不在一个频道,连忙躬身道,“三公子,小人是貂皮商。”
卫时觉一愣,“哦,对,卫某孤陋寡闻了,你他娘是走私商吧。”
陈灵再次缩脖子,默认了。
卫时觉却好奇了,“我问问你啊,辽东的山货、皮子、东珠等,晋商走多少?”
陈灵也被问愣了,“晋商?辽东没有山西商人,辽北鞑靼人那里也没有晋商,或许有一两个,小人不可能知道。”
“为什么?晋商不是出货草原吗?”
陈灵咽口唾沫,“三公子,您说的草原是河套,晋商距离河套很近,他们不会舍近求远到辽东,宣镇的边商也是去河套,土默特与晋商、陕商关系很好。”
卫时觉明白了,建奴还没打通炒花部和察哈尔部,辽东与晋商远隔三千里,八竿子打不着,这也说明辽东远未到严重的时候。
现在灭虏才简单啊,不能拖。
他在低头思考形势,陈灵却向前一步道,“三公子,小人有个建议,可以赚大银子,还可以掏空建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621,不一样的大明请大家收藏:(m.qbxsw.com)1621,不一样的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