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号” 船坞的巨型舱门在液压装置的轰鸣中缓缓闭合,将零下 270 度的真空隔绝在外。穹顶的聚变照明灯次第亮起,如同悬浮的小太阳,将这片足有三个足球场大的空间照得纤毫毕现 —— 地面刻着密密麻麻的能量传导纹路,反重力平台阵列泛着淡青色微光,正中央预留的龙骨安装区用荧光粉勾勒出巨大的舰船轮廓,如同沉睡的巨兽骨架。
凯站在悬浮平台上,指尖划过全息蓝图的纵向轴线。“奇美拉” 级战舰的三维模型随之旋转,龙骨框架如同银色的脊椎,贯穿舰体核心:“主龙骨采用分段式设计,由七段‘星髓合金’构成,总长度 89 米,承重阈值需达到 1200 兆牛顿。” 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合金锭,“老周,材料性能复测结果如何?”
老周戴着隔热手套,用检测笔敲击着半人高的黑色合金锭。金属发出的声响沉厚如钟,表面的灵能纹路随敲击微微发亮:“刚出锻造炉的新鲜货,” 他咧嘴一笑,露出沾着机油的牙齿,“铁钛碳三元基,加了 0.3% 的灵能晶体粉末,经暗物质熔炉淬火后,硬度是普通钛合金的 15 倍,还能跟着核心能量流共鸣。小林说这配方比设计指标还强三成。”
小林抱着数据板快步走来,屏上跳动着合金的微观结构图像:“最后一次光谱分析确认,星髓合金的晶格间隙里形成了纳米级灵能通道,和核心模块的能量场兼容度 99.7%。” 她调出实时数据,“船坞地基的能量缓冲层已经激活,反重力平台负载校准完毕,随时可以接收龙骨段。”
星璃的身影出现在船坞入口,额间晶体映着地面的荧光纹路。她刚结束核心模块的能量维稳,白色实验服上还沾着淡淡的冷却液痕迹:“我‘听’到合金在唱歌,” 她走到合金锭前,指尖轻触冰冷的表面,“它们的能量很沉稳,像扎根在地下的古树。”
凯看了眼全息屏上的时间,雷诺的影像恰好弹出,背景是舰桥的战术地图:“拾荒者舰队退到了 200 万公里外,但还在监视我们。船坞的能量屏障已经开到最大功率,你们有四小时窗口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镜头里的船坞,“这不仅是铺一根龙骨,是给所有拾荒者看 —— 我们不再是只能捡破烂的老鼠了。”
凯深吸一口气,抬手按下控制键。船坞顶部的巨型起重机缓缓启动,电磁吸盘吸附着第一段主龙骨,在反重力场的托举下缓缓下降。这段长 12 米的合金构件泛着暗哑的光泽,表面预制的灵能接口如同脊椎上的关节,在灯光下流转着细碎的蓝光。
“第一段龙骨,定位舰首至核心舱段。” 凯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船坞,“反重力平台功率维持 80%,小林监控水平偏差,允许误差 ±0.1 毫米。”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起重机的机械臂精准移动,龙骨段逐渐靠近安装区的基准线。星璃突然抬手:“慢一点!” 她的额间晶体亮起,一道蓝光连接到龙骨表面,“左侧的能量流有点歪,地基的缓冲层在抗拒它。”
小林立刻调出地基应力图,果然看到代表能量压力的红色区域正在扩散:“是上次核心测试的余波影响了地基谐振!” 她快速敲击键盘,“正在调整缓冲层频率,3 秒内完成!”
星璃闭上眼,双手在空中划出复杂的轨迹。淡蓝色的灵能流顺着她的指尖注入地面,荧光纹路随之重新排列,形成螺旋状的缓冲场。“好了,现在它愿意接纳了。”
起重机再次启动,龙骨段稳稳落在安装位置。反重力平台发出轻微的嗡鸣,将构件微调至绝对水平。当最后一丝偏差归零的瞬间,船坞里响起清脆的能量锁定声 —— 龙骨与地基的灵能接口完美嵌合,表面的纹路同时亮起,如同唤醒了沉睡的脉络。
“定位成功!” 小林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水平偏差 0.03 毫米,能量传导正常!”
老周早已推着焊接设备上前。他将能量焊枪对准龙骨与地基的接缝,按下扳机的瞬间,淡紫色的等离子焰喷涌而出。金属熔化的滋滋声中,他突然喊道:“凯,过来搭把手!按老规矩,第一道焊缝得领头的来。”
凯快步上前,握住老周递来的副焊枪。两人默契地调整角度,让焰流在接缝处形成完美的熔池。“我年轻时在造船厂当学徒,” 老周的声音混着焊枪的嗡鸣,“老师傅说龙骨的焊缝里要浇进希望,这样船才能劈波斩浪。现在换成太空,道理也一样。”
星璃站在不远处,看着焊缝处的灵能纹路与合金逐渐融合,轻声道:“它们连在一起了,能量流像溪水汇进大河。”
第二段龙骨的吊装紧接着开始,这次是连接核心舱与推进舱的关键段,表面预制了与能源核心对接的接口凹槽。当构件悬停在安装区上方时,星璃突然飞身跃起,双脚轻踩在龙骨表面。“这里需要灵能校准,” 她的声音从半空传来,“接口的能量频率要和核心完全同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