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林晓过得像上了弦的钟——绷得紧,却扎扎实实地转。
白天在课堂上,他攥着劲逼自己专注。地理、历史这类靠记的课,他趁老师板书的空当,用意识“扫”课本,扫完一遍就能默出洋流图、背下朝代年表,进度快得自己都惊;数学物理还是卡壳,碰到函数题照样头晕,但至少能把公式套对、基础概念说清,不再是睁眼瞎。
一放学,他和王硕的“工作室”就火力全开。王硕彻底入了戏,天天揣着林晓给的五块钱网费,雷打不动扎进网吧——蹲在角落,面前摊个小本,一边替林晓回读者评论(全是“快了快了,作者在赶稿”“后续更精彩,别急”这类不剧透的官话),一边记读者吵得最凶的点:“秦羽啥时候能打过护卫儿子”“黑先生到底是好人坏人”,记完了疯跑着找林晓汇报。
林晓则窝在家里疯狂码字。书桌前堆着空水杯,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发烫,《星辰变》的情节像开闸的水——秦羽练外功练到手上磨出血、黑先生暗中观察、连言透露出的云雾山庄秘密,每天近万字往电脑里“灌”,存稿文件夹日渐膨胀。
这种有奔头的忙,累得沾枕头就睡,却比前世混吃等死爽百倍。唯一悬着心的,是冷清秋的电话——像根没落地的绳,总勾着他。
第三天下午,放学铃刚响,王硕跟被烫了似的冲过来,胖脸跑得通红,喘着粗气拽林晓胳膊:“来……来了!林子!电话!我妈说……是个女的,姓冷,声音特好听!”
林晓心脏“咚”地一下,攥着书包带的手瞬间紧了——终于来了!
俩人疯跑着往王硕家冲。王硕家在隔壁单元一楼,一进门,王硕妈就笑着指客厅那台红壳座机:“刚挂没五分钟,说十分钟后再打。是编辑吧?晓晓可真能耐了,还能写东西赚钱!”
林晓勉强笑着应了两句,眼睛却钉在电话上——秒针走得比蜗牛还慢,他在脑子里过了三遍谈判词:稿酬不能低于千字四十,版权必须攥在自己手里,连载节奏得按他的来。
“铃铃铃——”
电话突然炸响,林晓手忙脚乱接起来,声音尽量稳:“喂,您好。”
“您好,请问是星辰之主先生吗?我是冷清秋。”听筒那头的女声清亮,带点书卷气,听着也就二十多岁,语气却透着老到的专业。
“冷编辑您好,我是。”
“先跟您说,《星辰变》我跟主编力荐了——秦羽练外功、遇黑先生那段,编委会全夸设计巧,读者反馈也爆了。”冷清秋开门见山,没绕弯子,“我们《萌芽》想正式签连载,跟您谈具体条件。”
《萌芽》!林晓心里门儿清——这本杂志在学生里火得发烫,能上它的连载,等于拿到了“出圈”的钥匙。他压着兴奋,直奔主题:“谢谢贵社看重,想先问问稿酬标准。”
“千字三十,买断连载版权。”冷清秋报得干脆,“这在新人作者里,已经是顶格待遇了——比我们签的老牌作者都高。”
97年,千字三十!林晓脑子飞快算——就算每月只给杂志更一万字,也有三百块,比普通工人半个月工资还多!要是按他现在的存稿速度,收入能翻倍!
但他没松口。他太清楚《星辰变》的价值——这不是普通武侠,是能引领潮流的东西。
“冷编辑,谢谢您的诚意。”林晓的声音透过电话线,稳得不像个高中生,“但《星辰变》的后续体量很大,我对它的预期不止眼前这点。千字三十买断全版权,我没法同意。”
他顿了顿,抛出底线:“要么走版税分成,销量越好我拿越多;要么我接受千字五十买断,但只给杂志连载权——电子版权、后续出版权,我得自己留着。”
电话那头静了两秒——林晓甚至能听见冷清秋翻笔记的沙沙声。过了会儿,她的声音才传过来,少了点从容,多了点意外:“林先生……您对版权这么清楚?这要求确实超出我们的常规,但……”
她顿了顿,像是刚跟旁边人沟通过:“看在作品质量和热度上,我能向主编争取到千字四十五——只买断连载权,其他版权归您。这是我能谈的最大底线,再高就得主编拍板了。”
林晓心里有数——这已经是意料之外的让步。他见好就收:“行,我同意。麻烦您了,冷编辑。”
“合作愉快。”冷清秋的声音松了点,“能请您提供真实姓名和地址吗?我们寄合同过去,第一笔稿费走邮局汇款。”
林晓没藏——藏着反而生疑。报了自己的真名“林晓”,还有家里的住址。
挂了电话,林晓才发现手心全是汗。王硕立马凑上来,胖脸挤成一团:“咋样咋样?成了没?给多少钱?”
“成了,千字四十五,只卖连载权。”林晓咧嘴笑,这是重生后最踏实的笑。
“我靠!千字四十五!林子你要发了!”王硕激动得蹦起来,胖手使劲拍他后背,“以后我就是你专属经纪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97我有超级阅读器爽翻天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重生97我有超级阅读器爽翻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