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3号夜驼路线黄河渡口哨卡——1937年10月】
戌时的黄河风裹着沙砾,王承泽缩在驼队中间,指尖攥着块嵌了盐晶磁石的生存砖。哨卡的探照灯像利剑般扫过驼队,三名日军士兵举着金属探测器来回走动,仪器“滴滴”的报警声在夜空中格外刺耳。“少东家,磁石能管用不?”身旁的栓柱压低声音,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茶粉弹上——这是应对突发状况的最后手段。
探测器扫到第一峰骆驼腹下时,突然发出“滋滋”的乱码声,屏幕上跳着“金属干扰,无法识别”的字样。日军士兵踹了踹骆驼腿:“破机器又坏了!这驼队除了马掌和凿子,能有什么金属?”伍长皱着眉走过来,亲自握着探测器扫了一遍,结果还是乱码,不耐烦地挥挥手:“别查了,都是些茶砖,赶早放行!”
一、磁石扰的实效显
驼队刚走出哨卡,栓柱就忍不住笑出声:“这磁石太神了!探测器跟疯了似的乱响,日军想查都没法查!”王承泽却没放松,指着远处的日军岗楼:“他们肯定会起疑,下次说不定有更严的法子。”他掏出磁石笔,扫了扫驼腹下的生存砖,笔身轻微震动——这是磁石与砖底暗纹的共振反应,证明砖体完好无损。
连续三次转运,磁石干扰法都屡试不爽。日军的探测器从最初的仔细排查,变成了敷衍了事,有时甚至懒得开机,直接挥手放行。马师傅在溶洞茶坊检查新嵌的磁石时,得意地说:“这漠北盐晶磁石就是管用,比普通磁石的干扰力强三倍,探测器根本扛不住。”他拿起一块磁石,上面的双驼纹在火光下清晰可见,“刻上咱们的标记,就算掉了也能找回来。”
有次驼队遇到日军换防,新上岗的士兵非要用探测器逐块扫生存砖。王承泽让驼夫们故意把腰间的凿子、剪刀露出来:“这些都是修驼具的工具,有金属很正常。”探测器扫过工具时响得更厉害,士兵们手忙脚乱地记录,早就忘了查茶砖,最后骂骂咧咧地放行了。“这叫‘声东击西’,”王承泽返程后对王静淑说,“用咱们的工具声掩盖磁石的干扰声,日军更不会怀疑。”
王静淑却提醒众人:“日军不会一直糊涂,得提前准备应对之策。”她让人在生存砖的外层茶砖上做了个小改动,凿出个浅槽,里面嵌上小块普通茶砖,看起来就像天然的裂纹:“万一他们要拆砖,就说这是陈茶砖的老裂纹,不好拆,顺势煮茶给他们喝。”
二、拆砖危的煮茶解
王静淑的预判很快应验。第七次转运时,日军伍长带着士兵拦住驼队,手里举着块从别处搜来的普通茶砖:“之前的茶砖都要拆开检查!谁知道你们藏了什么东西!”栓柱刚要掏茶粉弹,就被王承泽按住了——他看到伍长手里的茶砖是普通的,显然还没识破生存砖的秘密。
“长官,这陈茶砖太硬,拆开就碎了,没法卖了!”王承泽笑着上前,从驼背上取下一块生存砖,“要不我煮壶茶给您尝尝?这是晋商的老茶,驱寒解渴,比拆砖强多了!”他不等日军反应,就从驼鞍上取下小铁锅,舀了点黄河水,将生存砖的外层茶敲下几块放进锅里,架在篝火上煮。
茶香很快飘了出来,混着老陈醋和羊油的淡淡味道。王承泽给每个日军士兵倒了碗茶:“您尝尝,这茶在漠北走驼队时最管用,喝一碗能顶半天寒。”日军伍长喝了一口,茶香醇厚,确实是上好的老茶,再看锅里的茶渣,和普通茶砖没区别。“算你识相!”伍长将碗一放,“下次多带点好茶来,不然照样查!”
驼队离开后,栓柱心有余悸地说:“少东家,刚才太险了,要是他们非要拆砖,咱们就暴露了!”王承泽晃了晃手里的空锅:“这就是娘说的‘以茶为盾’,日军也爱喝好茶,煮茶既能证明是普通茶砖,又能讨好他们,一举两得。”他掏出磁石哨吹了声长音,远处黄河渡口的羊皮筏子立刻亮起了盐晶灯——张老头的夜渡队已经等候多时。
煮茶化解危机的消息传回溶洞,王静淑当即决定:“每个驼队都配一套便携茶具和小铁锅,遇到要拆砖的情况,就当场煮茶。”她还让人在生存砖的外层茶砖上刻了“老茶陈砖”的字样,“这样更像普通茶砖,煮茶时也更有说服力。”
三、三招成的口诀传
王静淑将应对日军的方法总结成“三招应对法”,在溶洞议事房的盐晶墙上刻下:“第一招:遇军犬,羊油奶茶粉来盖;第二招:遇探测器,盐晶磁石暗中藏;第三招:遇拆砖,当场煮茶显真章。”她还让马师傅编成口诀,方便驼夫和茶工记忆。
口诀朗朗上口:“军犬来,羊油盖,奶茶香味它不爱;探测器,磁石在,乱码一响就放开;要拆砖,煮茶待,老茶香浓把疑解。”李老栓教驼夫们念了两遍,大家就都记住了。“这口诀比账本上的暗号好记多了,”老驼夫拍着大腿,“下次遇到情况,照着口诀做就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