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近冬的晨光带着几分清冷,透过扶苏诗社活动室的窗户,落在桌面上堆叠的纸张上。最上方那张印着 “扶苏诗社章程(草案)” 的纸,边角被细心地修剪得整齐,每页下方都留出了空白,用铅笔标注着 “修改意见栏”—— 这是白墨熬了两个晚自习整理出来的初稿。诗社的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手里都拿着一份章程草案,指尖划过纸面时,都忍不住感叹这份草案的细致。
“没想到你连‘活动请假制度’都考虑到了。” 宋子充翻到章程的第三页,看着上面 “若需请假,需提前 24 小时告知活动负责人,无故缺席三次以上视为自动退社” 的条款,语气里满是赞许,“之前我还担心,大家都是高三学生,时间紧张,难免会有临时有事的情况,有了这个制度,就能避免活动组织混乱。”
白墨坐在一旁,手里捏着一支红色的圆珠笔,随时准备记录大家的意见。听到宋子充的话,他轻轻点头:“高三的时间本来就宝贵,制定明确的制度,既是对诗社负责,也是对大家的时间负责。不过这只是草案,大家觉得有不合适的地方,随时可以提出来。”
苏松指着 “活动经费管理” 那一条,眉头微微皱起:“这里写着‘经费由专人管理,每笔支出需有发票或收据’,咱们诗社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经费,是不是可以先加上‘经费来源’的说明?比如大家自愿分摊、申请班级活动经费之类的,这样后续如果有需要采购道具的情况,也有章可循。”
白墨立刻在草案上做了标记,笔尖在 “经费管理” 旁边写下 “补充经费来源:成员自愿分摊、班级经费申请、校外小额赞助(需全体成员同意)”:“你考虑得很周全,我之前只想到了经费支出的管理,却忽略了来源的说明,这部分确实需要补充。”
尤龙这时也开口了,他指着 “活动内容规划” 里的 “每月至少举办一次主题活动”:“高三下学期可能会有很多模拟考试,时间会更紧张,‘每月一次’会不会太固定了?不如改成‘每 1-2 个月举办一次主题活动,具体时间根据学业情况调整’,这样更灵活一些,也不会让大家有压力。”
“这个建议很好。” 白墨立刻修改,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对勾,“我之前只想着保证诗社的活跃度,却没考虑到高三下学期的学业压力,灵活调整确实更合适。”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修改意见,白墨都耐心地记录、修改,偶尔还会补充一些细节 —— 比如在 “成员权利” 里加上 “有权对诗社活动提出创意建议”,在 “成员义务” 里补充 “需爱护活动道具,活动后协助整理场地”。原本略显单薄的章程草案,在大家的讨论和白墨的完善下,渐渐变得全面又贴心。
“章程差不多完善好了,接下来就是活动道具的准备了。” 白墨合上圆珠笔,把修改后的章程草案整理好,“第一次‘初识《诗经》’活动需要用到的道具,比如《诗经》选读手册、诗词接龙的卡片、展示汉服的支架,我已经列了一个清单,咱们可以分工准备。”
他从书包里掏出一张打印好的道具清单,上面不仅写着道具名称、数量,还标注了 “可手工制作”“需采购”“可借用” 的类别。“比如《诗经》选读手册,我打算选几篇适合新手的篇目,比如《关雎》《桃夭》《蒹葭》,打印出来后装订成小手册,封面可以手绘一些《诗经》里的图案,这个可以大家一起动手做,既节省成本,又能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贺花立刻举手:“封面手绘我可以帮忙!我之前画汉服设计图的时候,积累了很多《诗经》元素的图案,比如荇菜、桃花、芦苇,都可以用在封面上。”
“我可以负责打印和装订。” 宋子充说道,“家里有打印机,装订机也可以借用,到时候大家画好封面,我来组装成手册。”
白墨点点头,又指着清单上的 “诗词接龙卡片”:“这个需要硬卡纸、彩笔、打孔器和丝带,硬卡纸和彩笔我已经买好了,打孔器可以借美术室的,大家可以一起在卡片上写《诗经》里的句子,或者画一些简单的图案,这样卡片会更有特色。”
“我报名写句子!” 宋子都立刻说道,“我书法还不错,可以用不同的字体写,比如楷书、行书,让卡片看起来更有韵味。”
“那我负责画图案吧!” 尤龙也跟着响应,“简单的花草、小鸟图案我还能画,正好可以和子都的字搭配。”
看着大家热情高涨的样子,白墨露出了浅浅的笑容:“这样就太好了,大家一起动手,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让道具更有意义。周末下午,咱们可以在活动室集合,一起制作这些道具,有不会的地方,大家还能互相帮忙。”
周末的活动室里,果然热闹非凡。白墨提前把硬卡纸剪成大小一致的卡片,分发给大家;贺花带来了水彩笔和马克笔,教大家怎么画简单的《诗经》元素图案;宋子都则拿着毛笔,在卡片上认真地写着诗句;苏松和宋子充负责将写好、画好的卡片打孔,用丝带串起来;尤龙则在一旁整理《诗经》选读手册的内页,把打印好的篇目按顺序排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墨中有白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墨中有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