惬意的中式下午茶时光,如同一段温柔的间奏,驱散了上午持续创作带来的精神亢奋与指尖的轻微疲惫。艾雅琳收拾好精致的杯盘,将它们送回厨房水槽浸泡起来。她站在宁静的阳光房里,望着窗外依旧明亮却已西斜的日光,光线将花园里的树木拉出长长的影子,仿佛在无声地询问她下午的打算。
“上午是感性的、完全投入的艺术创造,”她倚在门框边,轻声对自己说,指尖无意识地卷着一缕垂下的发丝,“下午……或许该换换脑子,来点理性的、结构化的思维训练了。”想到那份为自己量身定制的、旨在全面发展的学习计划,以及上午制作那个欧式卧室微缩模型时,脑海中偶尔闪过的关于“墙体承重”、“家具比例”、“结构稳定性”等模糊念头,她清晰地意识到,这些看似属于工科的问题,恰恰是将一个设计创意从图纸完美落地为现实的关键。于是,她几乎没怎么犹豫,便决定了下午的学习科目——物理。
她回到书房,空气中还隐约残留着上午裁剪布料和粘合模型时留下的细微气息。她换了一副更防蓝光的细边眼镜,走到高大的实木书柜前。指尖掠过一排排书脊,最终停留在一本厚重的《物理学基础》和与之配套的、看起来同样分量不轻的习题集上。将书拿到宽大的书桌上放下,书页翻动时发出特有的、略带沉闷的沙沙声,仿佛在开启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与化学探索微观粒子奇妙反应不同,物理学的世界更侧重于宏观的、可观测的规律与解释,它用简洁的公式试图描绘宇宙运转的底层逻辑。她从最经典的力学基础开始复习:牛顿三大定律、功与能的概念、还有那些串联起电压、电流与电阻的电路原理……她学得很投入,试图真正理解每一个公式背后所揭示的物理图景,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和套用。她会在草稿纸上推导公式,想象着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思考着为什么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然而,高度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链条和数学表达,对习惯了艺术发散性思维的大脑来说,确实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挑战。大约专注地学习了四十五分钟后,她感到太阳穴开始有些微微发胀,像是大脑在发出信号,注意力也不再像开始时那样能够轻易地高度凝聚。
“好了,到此为止。”她果断地放下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轻轻揉了揉睛明穴,“大脑需要休息一下了,硬撑下去效率只会越来越低。”她深知劳逸结合的重要性,这也是她学习计划中强调“灵活变通”的一部分。
就在这放松的间歇,上午制作模型时那些关于空间、布局、结构的思绪,如同退潮后再次涌上的海浪,悄然重新浮现。她望着书桌上那个尚未最终完成的微缩模型,目光扫过那小小的墙壁和家具,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闪过:“对了!既然心里对室内设计这么感兴趣,为什么不趁现在休息时间,用一种更轻松、更直观的方式去了解它呢?啃读那些深奥的建筑理论或材料学专着现在可能还为时过早,但观看装修设计类节目,不就是最有趣、最生动的学习方式吗?”
这个想法让她瞬间兴奋起来,仿佛发现了一条通往宝藏的趣味小径。她立刻拿起遥控器,打开那台巨大的智能电视,在搜索框里输入了几个关键词,很快便找到了几档口碑极佳、以创意和实用性着称的家居改造与室内设计节目。她选择了一期专注于“如何将30平米奇葩户型改造为功能齐全的宜居空间”的节目,满怀期待地点击了播放。
节目一开始,富有感染力的片头和主持人充满活力的介绍瞬间抓住了她的注意力。但这与她童年时纯粹看热闹、看“变魔术”的心态已截然不同。此刻,她是带着一种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审视”的目光在观看。她坐直了身体,眼神专注而锐利,仿佛一位潜伏的学徒,试图解析大师们手法中的每一个奥秘。
· 管道与线路的隐匿艺术: 她不再觉得那些裸露的管道和杂乱的电线只是碍眼的存在,而是开始思考设计师是如何将它们巧妙地隐藏起来的。是采用了轻钢龙骨隔墙包裹,并预留检修口?还是利用定制家具(如柜体、卡座)的巧妙结构将其融为一体?她会按下暂停键,仔细研究施工示意图,思考为什么水管要走天棚而不是地面,为什么强弱电线路需要分开并保持距离。“原来这里的下沉式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给地暖管道预留空间……”她喃喃自语,仿佛解开了一个小小的谜题。
· 家具与布局的尺度博弈: 她不再仅仅欣赏家具的外观,而是开始分析每一件家具的精确尺寸、比例关系、材质特性是如何与整个空间的大小、层高、采光条件、以及业主的生活习惯精密匹配的。为什么这个狭小的空间要选择细腿家具?为什么沙发要靠窗摆放而不是靠墙?那张可伸缩的餐桌和折叠椅是如何在“用餐”与“活动”模式之间自由切换的?“人体工程学……”她在本子上记下这个词,“不仅要好看,更要好用,每一个尺寸背后都应该有对‘人’的关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她的城市画布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她的城市画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