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都督府的签押房内,灯火彻夜未熄。窗外寒风呼啸,却吹不散屋内凝重而炽热的气氛。
桌上,那枚“幽冥司·地”字令牌散发着幽冷的寒光,与一旁厚厚几摞从红烛寺及姚崇德府邸查抄出的账册文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玄(慧明)虽已落网,但对“幽冥司”的核心机密依旧三缄其口,恐惧远甚于对朝廷律法的畏惧。
狄仁杰深知,欲破此局,必须另辟蹊径。
而这蹊径,极可能就藏在这些冰冷繁杂的数字与票据之中。
“王都督,”狄仁杰目光扫过那堆积如山的卷宗,沉声道,“红烛寺规模如此庞大,地下工程耗费甚巨,打造军械、贿赂官员、勾结突厥,无一不是吞金巨兽。其香火收入虽旺,但账目做得太过干净完美,反而可疑。其背后,必有我们尚未发现的、更为庞大的资金源头!”
王孝杰重重一拍桌案:“阁老所言极是!老子早就觉得奇怪,那帮妖僧哪来那么多钱!我这就加派人手,就算把这几年的账本翻烂了,也要找出蛛丝马迹!”
“不必盲目翻查。”狄仁杰摇头,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重点查大额、异常、尤其是来源不明的款项流入。特别是数年前,红烛寺开始大规模扩建、地宫动工那个时间段前后的账目!”
命令下达,都督府内所有能拨打算盘、识文断字的书记、账房都被召集起来,在狄仁杰的指导下,开始了一场浩繁的查账工作。
算盘珠子的噼啪声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持续不断。
孙敬之更是发挥其博闻强记、心细如发的特长,一头扎进账册之中,几乎不眠不休。
时间在紧张的排查中流逝。
一批批账册被搬来,又被搬走。
初步的核查结果却令人沮丧——红烛寺的明面账目做得天衣无缝,所有大额进项似乎都有合理解释:巨额布施、田产收入、法事收益…几乎挑不出毛病。
“难道他们的钱真是大风刮来的不成?”王孝杰有些焦躁地踱着步。
狄仁杰却依旧沉静,他拿起一本记录数年前款项往来的总账,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
忽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抬头问道:“红烛寺与外地,尤其是洛阳、长安等大都会,可有银钱往来?”
一语点醒梦中人!
一名老账房猛地抬起头,迟疑道:“回阁老…寺中与外地银钱往来…多通过几家信誉良好的柜坊(唐代具有汇兑功能的金融机构)进行…账目上也只记为‘柜坊汇入’,并未注明最终来源…这是行规…”
“柜坊!”狄仁杰眼中精光一闪,“查!重点查所有通过柜坊汇入的大额款项!尤其是那些看似正常,但汇款频率、金额与红烛寺当时实际需求不符的!”
查证方向立刻调整。
很快,一条隐藏在众多正常流水中的异常线索,逐渐浮出水面。
“恩师!王都督!找到了!”孙敬之忽然发出一声压抑着兴奋的低呼,他手中捧着几本不同年份但流水号相连的汇兑凭证存根,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学生核对了历年所有通过‘洛阳永泰柜坊’汇入的款项记录!发现自四年前起,几乎每隔半年,就有一笔固定数额的五千贯巨款,从该柜坊汇入红烛寺账户!持续至今,从未间断!”
“五千贯?!半年一次?!”王孝杰倒吸一口凉气。
这绝对是一笔巨款,足以支撑红烛寺大部分的秘密开支!
“关键不止于此!”孙敬之激动地指着凭证上的细微处,“学生比对了汇款时间!发现每次这笔巨款汇入后不久,红烛寺账上便会有一笔大致相当的资金,以‘采购建材’、‘法会开支’、‘供养僧众’等名目支出,但实际去向成疑!而且…”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最关键的发现:“这笔汇款最初的起始时间,与红烛寺开始大规模暗中招募流民、采购大量异常物资、以及地宫动工的时间完全吻合!”
所有的线索瞬间串联起来!
这笔来自洛阳永泰柜坊的、定期定额的、来源神秘的巨款,就是红烛寺庞大秘密开支的生命线!
狄仁杰接过那几张薄薄的汇兑凭证存根,目光如炬。
凭证上只有柜坊的印鉴和流水号,汇款人信息处一片空白,这是柜坊为保护客户隐私的常规操作。
但“洛阳”二字,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脑海中的迷雾!
洛阳!
他猛地想起洛阳鬼市案中,那个制作毒丹的妖道吴友仁也曾供述,其启动资金来自一个“神秘人”,通过“中间人”交付,而调查线索最终指向了洛阳某个地下钱庄!
虽然当时因吴友仁被灭口,线索中断,但方向直指神都!
同样是洛阳!
同样是神秘巨款!
难道…
狄仁杰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他立刻对王孝杰道:“王都督,立刻以六百里加急,行文洛阳县衙,协查‘永泰柜坊’!重点查近四年来,每隔半年便存入五千贯巨款、并汇往朔州红烛寺的账户信息!要求他们无论如何,必须挖出存款人是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狄仁杰之裂国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大唐狄仁杰之裂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