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北风带着初雪无声降临,它先是在朱红的宫墙头探了探脑袋,将细密的雪籽窸窸窣窣地敲打着琉璃瓦。
见无人呵斥,便胆大的顺着琉璃瓦跳起舞来,渐渐地,雪成了片,悠悠地、斜斜地飘下来。
它们顽皮的穿梭在慈宁宫的长廊上,又忍不住凑到紧闭的窗棂边,好奇地窥探着里头截然不同的世界。
慈宁宫门窗紧闭,将初雪的寒冷严严实实地隔绝在外,巨大的紫铜鎏金兽首火盆踞守在殿中,发出“噼啪”的脆响,盆中银骨炭烧得正旺,红光映亮了周围的一小片金砖地面。
太后身披石墨祥云纹大氅,端坐于正中的凤纹宝座之上,身子微微倾向温暖的炭火方向,手指间缠着一串温润的菩提念珠,缓慢地捻动着。
丛容领着辛夷、白芷奉上热茶,今儿正值冬至,依宫中规矩,皇上需领着皇后、嫔妃前来请安。
短暂的寒暄几句后,又陷入了沉寂中,梨花仿佛能听见雪花落在窗纸上的细微声响,直到炭火“啪”地爆开一个格外响亮的火星。
太后的声音带着一丝被烟火熏燎过的沙哑,慢悠悠地开口,像是随口一提,却让殿内的空气骤然收紧,“皇上,选妃的事可择定了吗?”
元岁寒坐在太后右下首,身姿挺拔,穿着石青色缎面常服,巧妙地避开了炭火最盛的光晕,将自己置于一片相对朦胧的影子里。
沉香的烟雾轻轻笼上他的面容,元岁寒目光平静地落在跳跃的炭火上,仿佛专注,又仿佛游离,“是,儿臣已拟定了人选。”
“后宫是该进几个新人,也好为皇家开枝散叶。”太后捋动佛珠的速度未变,语气温和,后半句却带了不容置疑的问询,“不知皇上选了哪些世家女?哀家听着也能替皇上参详一二。”
新人入宫这是迟早的事,太后不满的是,直到现在连新人是哪个世家的,几番打探都还没摸清,想到这儿,太后不由气结,端起热茶啜了一口,眼底精光一闪而过。
“母后不必担心。”元岁寒在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近乎无形的笑意,“都是些门第清贵,教养得体的女子,圣旨儿臣来请安前,已经下了,待进了宫后,母后见了也定然喜欢。”
元岁寒刻意放缓了“已经下了”四个字,目光穿过殿内缭绕的沉香,对上太后。
梨花眉心一动,不着痕迹的抬起眼,果然看见太后捻动佛珠的手指一顿。
太后缓缓放下茶盏,杯底与案几接触,发出轻微却沉闷的一响,殿内沉香的气息似乎更浓重了些,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皇上的动作倒是利落,圣旨都下了,连哀家也不知会一声。”
圣旨一下便是铁板钉钉,再无更改的余地。
“儿臣不敢。”元岁寒微微颔首,抬手掸了掸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姿态恭敬却寸步不让,“只是母后年纪渐大,儿臣不忍累及母后的身子,况且如今宫里已有皇后,若再让母后操劳这些琐事,那岂不是儿臣不孝。”
说着将目光转向左下首对面而坐始终静默的皇后,带着无形的压力,“想必皇后也不敢行此不孝之事。”
皇后的姿态端庄,她飞快地瞥了一眼太后的神色,皇上根本不愿太后和自己插手,现在皇上要自己表态,思索片刻只得开口,“皇上……说的是,母后颐养天年即可,儿臣既为皇后,这些本都是分内之事。”
梨花也不禁在心底暗叹一声,太后摆明了不满,万一有哪些高门贵女进宫,对皇后威胁巨大,偏偏元岁寒只口口声声说不敢不孝,连圣旨都下了,太后没有丝毫插手的余地。
太后深深看了一眼元岁寒,又瞥过皇后,终是缓了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亲昵,“也罢,你如今是皇上,自然是听凭你的心意,只是皇后是中宫,将来有了新人,皇上也得顾念着结发之情,哀家是皇后的姑母,若叫哀家知道皇上委屈了皇后,哀家可是不依的。”
“母后说笑了。”元岁寒淡笑了一声,狭长的眸底却无丝毫笑意,“皇后始终是皇后。”
殿外呜呜咽咽的风声呼啸而至,透过窗棂的缝隙,炭火被卷得红彤彤一片,沉香的气息与暖意混杂,氤氲一室。
太后捋动着佛珠,话题一转,又问道:“皇上能记得就好,你登基不久,前朝可还稳当?”
“一切都好。”
“嗯,皇上初登基,遇事要与谢首辅和那些重臣商议,不可独断专行。”太后慢慢说道,语含深意。
梨花静坐在稍远的一张玫瑰椅上,清冷的雪光透过雕花门,在她素净的面容上投下淡薄的影子,与那暖红的炭火、浓厚的沉香都保持着清晰的距离。
她耳观鼻鼻观心的转了转眼珠,太后言外之意无非是提醒元岁寒的皇位是依靠着谢氏扶持,前朝之上,要多多倚仗谢首辅,后宫里头,自然更要对皇后爱重有加。
“儿臣明白。”元岁寒淡淡吐出一句话,压下眸底的惊涛骇浪,只留下表面的微微涟漪面对太后,言辞恳切动人,“儿臣自小被母后抚养长大,养育之恩大于天,儿臣时刻不敢忘怀,谢首辅更是朕的老丈人,朝堂上朕还得仰赖着他,皇后娴静有礼,进退有度,朕心甚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锁春情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锁春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