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墙头那玻璃碴子有被压的痕迹!”赵小虎指着墙头一处地方,那里的玻璃碴似乎被人用什么东西裹着踩过,略平。
韩东顺着看过去,目光越过围墙缺口,墙外便是荒地,但隐约能看到一条踩出来的小路,消失在更远处的草丛,他立刻在本子上标记。
转到料堆,韩东发现铁链和挂锁虽然完好,但固定铁链的铁环扣在支架上有几道新的,细微的摩擦痕迹,显然有人尝试过或者用什么方式在不破坏锁的前提下动过它。
料堆边缘的防雨篷布上,有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破口,像是被尖锐物划开。
“手法熟练,工具齐全,不止一次。”韩东低声对赵小虎说。
他注意到料堆旁边不远,放着一个巨大的报废火车轮对,锈迹斑斑。
他围着轮对走了一圈,在阴影处一个狭小的缝隙里,他看到一点银亮的反光,那是一枚崭新的,带着油污的铁道专用长钉!
赵小虎刚要开口说话,被韩东用眼神制止。
韩东不动声色地侧身挡住视线,装作整理裤腿,快速将将那枚钉子“抠”了出来,握在手心。
另一边,李为民从远处的水塔用望远镜观察到,一个穿着破旧蓝色工装,戴着遮住半张脸帽子的瘦高男人。
在中午工人休息食堂开饭的喧闹期,两次接近那片“死车线”。
似乎对那里停放的一节锈蚀严重的、用于存放杂物的废弃车皮很感兴趣,停留时间比正常检查工长要长。
刘小川则装成问路的,跟一个在煤场附近溜达,晒暖暖的老大爷攀谈,攀谈中听到老大爷抱怨。
“这两天半夜老听见野狗不停的叫唤,叫得人心烦……”刘小川心里记下了。
当天傍晚,所有人在一个站区的扳道房内碰头汇总。
韩东展示了他的草图和发现,墙内外可疑痕迹,铁环摩擦痕,篷布破口,以及一枚意外落下的长钉。
韩东指出,围墙区域进出路径清晰,贼应该就是从围墙翻入,作案后原路返回,并且墙外有接的人,这明显是很有规划的团伙作案。
“这钉子,”老刘拿起那枚长钉,对着昏暗的光线看,“油污很新,型号质地与失窃品一致。
宋建国小组汇报,家属区料棚位置偏远,夜间除了两条固定的巡逻路线会交汇一下,基本没人靠近。
料棚后面是一排废弃的维修工具房,里面堆满杂物,非常适合藏人。
棚锁完好,但锁扣有被撬压尝试的痕迹,在访问过清理垃圾的老李婆时,她顺嘴提过一句。
“前两天半夜起来,好像看见有两个人影朝煤场那边去了,以为是偷煤的”,时间大概在凌晨两点半。
李为民补充了车皮处的可疑观察,“那个车皮锈死在那很久了,窗户破烂,里面堆了些废旧信号灯啥的。
但那瘦高个子很在意它,而且从高处看,从那车皮的位置,通过车窗,正好能看到围墙材料堆正面和一小侧。”
刘小川也讲了“野狗叫唤”的细节。
拼图的碎片开始出现。
老刘敲着桌面:“墙外荒地通向哪里?”
张干事答:“那片是以前的乱葬岗和小作坊,后来厂子塌了,人都搬走了,现在七零八落的破房子和荒地,路很杂,通好几个村子和小工厂。”
“地形复杂,便于隐藏和撤退。”老刘眉头紧锁。
“两个点看似独立,但听你们说,偷煤的人影往煤场方向去了,而围墙那边偷完翻墙出去,又正好能混入那片乱葬岗荒地。
联系起来看,这伙贼很可能对两个地方同时下手,围墙那边,风险虽然大但销赃后收益也高,家属区那边,风险低好下手,这么看来,这伙人少不了!”
韩东结合所有线索补充道:“有几个点值得注意,第一,这伙人作案时间高度一致,说明他们不管是行动规律,还是团伙合作方面都极强。”
“第二,这伙人手法熟练,十分清楚警力分布和巡逻间隙。第三,这伙人对地形极其熟悉,有固定的撤退路线。”
其实韩东内心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这帮人应该在站区派出所或者是物资保卫科内部有人。
不然不可能每次都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得手,丰台站可是铁路枢纽,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除了站区铁路公安处下辖的派出所之外还有铁路方面的保卫科,除此之外还有区分局公安派所。
可以说是每天24小时有人不间断的巡逻,而这伙人能在这种情况下接连得手,没有其他情况,韩东是不信的。
只不过这种猜想不适合说出来而已,第一是不利于团结,第二就是他们只负责抓捕,至于后续的审讯以及其它问题并不归他们管。
而且他不想信丰台站内部没人想到这些,人家自己都提,韩东更不会当这个出头鸟。
韩东继续说道:“我建议,今夜不急于动手,先进行全方位,高强度的反侦察,摸清他们完整的行动模式。”
“重点设三个观察哨,民子继续水塔高点,视野覆盖全编组场及荒地边缘。小川建哥小组分两人进驻建哥发现的废弃工具房,监控家属区料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路公安的晋升之路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铁路公安的晋升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