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老先生的引荐,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初时涟漪不大,却悄然改变了水流的走向。叶尘并未主动宣扬,但经由苏老及其几位在中医界颇具分量的学生、老友的私下推荐,一些身份特殊、且被现代医学判定为“棘手”或“病因不明”的病人,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辗转找到了叶尘。
起初,只是零星的个例。一位是苏老故交之后,常年被严重的顽固性失眠和伴有眩晕的偏头痛所折磨,遍访名医,中西药试遍,效果寥寥。在苏老的极力保证下,对方才半信半疑地前来。
诊治的地点,并未设在傅家别墅,那太过私人,也过于引人注目。傅雨霏动用了关系,在市中心一栋安保严密、隐私性极佳的顶级服务式公寓内,为叶尘设立了一个临时的、不挂牌的诊疗室。环境清雅,设备却简单,只有一张诊疗床,一套齐全的银针,以及叶尘自备的一些药材和研磨工具。
那位病人来时,面色晦暗,眼带深重的青黑,精神萎靡,对叶尘的年轻显然存有疑虑。叶尘并未多言,只是静心诊脉,他的指尖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感知力,片刻后,他沉静地开口:“先生之疾,非在头脑,根源在于长期思虑过度,耗伤心脾,导致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浊阴上逆,扰动清窍。加之肝气不舒,郁而化风,上扰巅顶。西药镇痛安眠,只是压制,未曾治本。”
一席话,精准地道出了病人未曾明言的工作压力和情绪状态。病人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叶尘随后施针,取穴并非全然遵循常法,多在脾经、肝经及任督二脉上选取关键枢纽,手法轻柔如羽,却带着一种穿透性的“气感”。行针不过二十分钟,病人竟在诊疗床上沉沉睡去,鼾声轻微,这是他已经数年未曾有过的深度睡眠。
醒来后,他感觉头脑清明,纠缠多年的沉重眩晕感大为减轻。叶尘又为他开了三剂调理心脾、疏肝解郁的汤药,药材配伍精妙,甚至有一味主药,是叶尘根据师门古方,亲自挑选并稍作炮制,市面上极其罕见。
不过三日,病人反馈,睡眠质量显着提升,头痛发作频率和强度锐减。他惊喜万分,亲自致电苏老道谢,言辞间对叶尘已是推崇备至。
一传十,十传百。尤其是在那个普通人难以触及的、非富即贵的特定小圈子里,关于一位年轻“神医”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悄然飞散。他的“神”,不在于夸张的包装,而在于那精准到令人心惊的诊断,和那往往能立竿见影或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疗效。
前来求诊的人,身份逐渐变得显赫。有在重要岗位上、因长期高强度工作导致心脏早搏、心悸不止的政界人士,叶尘以一套独特的导引按跷手法配合汤剂,稳住了对方的心神,改善了心肌供血;有因年轻时运动损伤留下旧患、每逢阴雨天便关节剧痛难忍的退役将军,叶尘以金针渡穴,辅以特制药膏外敷,几次治疗后,困扰其数十年的疼痛竟得以缓解;还有一位是某跨国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正值壮年却突患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双手不自主震颤,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遍求全球顶尖神经科专家均束手无策,叶尘通过细致的“望闻问切”,判断其为“风痰阻络,肝阳上亢”之极罕见变症,以一套极为复杂、需耗费自身真气的针法,结合内服外用的猛药,硬生生将病情控制住,并出现了好转的迹象。
这些病人,无一不是见多识广、阅人无数之辈。他们最初或许都带着审视和怀疑,但叶尘身上那种超越年龄的沉稳,那双洞悉病源的眼睛,以及那不含任何功利色彩、纯粹专注于病症本身的医者态度,很快便赢得了他们的尊重与信任。他从不询问对方身份背景,只关注病情;诊金由傅雨霏安排的专业人员接洽,他从不经手,也从不议价,全凭对方心意和对疗效的认可;他开的方子,有时会用到一些极其珍贵甚至闻所未闻的药材,但若对方无法寻得,他也会尽力寻找替代方案,绝不敷衍。
这种神秘、高超而又恪守原则的风格,反而更增添了他在这个圈子里的吸引力和口碑。治愈或显着缓解的病痛,是实实在在的恩情。这些手握权柄或巨大财富的人,表达感谢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奉上巨额诊金,有的主动提出在某些领域与傅氏集团合作,有的则含蓄地表示,日后若有需要,在某些“特定”领域,可以提供一些“便利”。
叶尘对此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距离。他治病,是出于医者本心,亦是积累善缘,拓展人脉,为将来对抗“黑曜石”做准备。但他深知,与这些人的交往,必须如履薄冰,过近则易被卷入不必要的纷争,过远则失去了引荐的意义。他将这些关系,以及对方表达的“善意”,都交由傅雨霏去谨慎处理和维系。
傅雨霏在这方面展现了惊人的手段。她并未急切地利用这些资源为傅氏牟利,而是以叶尘“经纪人”和“保护者”的身份,与对方建立了恰到好处的联系。她筛选合作,只选择那些与傅氏发展方向契合、且相对干净的项目;对于那些隐形的“便利”,她则记录在案,视为潜在的、非到万不得已不动用的“储备资源”。她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印象:叶尘神医淡泊名利,治病救人乃分内之事,其伴侣傅雨霏女士,则是他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一位值得信赖、行事有度的商业领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神医下山和女总裁闪婚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神医下山和女总裁闪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