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旭日东升,天色大明,颍水东岸河滩之上,数万黄巾败兵与关羽等将所率的独立团形成对峙之势。独立团将士虽经一夜激战,却依旧士气高昂,阵型严整如铁 —— 皆因李虺素重体能与队列训练,将士体魄远胜常人,兼之纪律严明、团队意识极强,昨夜又饱餐马肉,此刻体力充沛,精神抖擞。
反观黄巾败兵,早已饥肠辘辘,前心贴后背,经一夜奔逃,个个疲惫不堪,面黄肌瘦,望着对岸严阵以待的兵马,眼中尽是惶恐。
正僵持间,陉山方向来了一支数十人的队伍,赶着三辆大车,为首者正是李虺与戏志才。队伍行至独立团阵前停下,李虺一挥手,军士掀开车上帷幔,满满三大车热气腾腾的马肉包子赫然映入眼帘,浓郁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钻入每个黄巾败兵的鼻腔。
李虺令独立团将士轮流取食,又吩咐给已投降的黄巾俘虏每人发一个包子。这一下,本就饿昏了头的黄巾败兵顿时眼中放光,喉结滚动,直咽口水。当即便有数人按捺不住,疯了般冲上来想抢,却被独立团将士一阵箭雨逼退,随后又一阵冲锋打了回去。
眼看着别人大口吞咽包子,自己腹中却空空如也,饥火焚烧,这种折磨实难忍受。李虺拿起一个包子,“吭哧” 咬下一大口,咀嚼着点头道:“嗯,味道甚佳。你们都想吃吗?”
“想!”“求好汉给个包子!” 败兵中一片响应,声嘶力竭。
李虺微微一笑,抬手一指长竿上波才的首级:“看好了,这便是你们的渠帅波才,已然伏诛。你们如今无路可逃,能过河的桥只剩北面一座,有我兵马把守,凭你们此刻的力气,休想过去。往南一百多里是颍阳,虽可过河,但若皇甫嵩、朱儁得知你们动向,必派兵追杀,你们能活几人到彼处?”
败兵们闻言,皆低头不语,面露绝望。
“不过,我倒有一条活路给你们,还有包子吃,如何?” 李虺话锋一转。
“什么活路?”“只要有吃的,我等愿从!”
“某乃石猿山大寨主李虺。你们若愿归顺,摘下黄巾,放下兵器,随我回山,每人便给两个包子。可有愿吃包子的?”
话音刚落,便有数百人当场扯下黄巾,扔了兵器,跌跌撞撞冲到车前。独立团将士立刻上前维持秩序,令其排队领食。
李虺与戏志才对视一眼,嘴角皆露笑意。不多时,效仿者越来越多,摘黄巾、弃兵器、排队领包子,如瘟疫般在河滩蔓延。陉山上不断有装着包子的马车下来,发完包子的空车则装满地上丢弃的刀枪,返回山寨。
如此往复,直至正午,河滩上仍有三四千黄巾不肯归顺,执械而立。李虺遂带典韦、关羽上前问道:“你们不想吃包子?”
“想!” 众人齐声应道。
“那为何仍执迷不悟?摘了黄巾,归顺于我,便有包子果腹。” 李虺故作疑惑。
人群中有人喊道:“你杀了我等渠帅!”
李虺恍然大悟,这些皆是波才的死忠,太平道的铁杆教众。他点头道:“原来如此,倒是有些骨气。也罢,你们留在这亦是等死,我指条明路 —— 放你们过颍水往西,去南阳投奔张曼成,听说他杀了太守褚贡,正在那里称雄。我给你们每人三个包子,省着吃,或可走到南阳。只是丑话说在前头,南阳黄巾最多撑到九月底,终究难逃覆灭。做黄巾,本就是死路一条,你们好自为之。”
“我等愿去南阳!”
“好,李虺言出必行。你们领了包子,守桥兵马自会放你们过去。”
典韦不解:“大哥,这几千残兵不归顺,不如让俺宰了他们!”
李虺瞪了他一眼,转而问关羽:“云长可知我为何放他们?”
关羽拱手道:“主公仁义,关某佩服。”
李虺笑而不语,令戏志才解释。戏志才捻须道:“主公是放他们去南阳传扬威名,待南阳黄巾败亡,主公便可顺势招揽其残部。”
“非也,” 李虺摇头,“他们去传的,怕是恶名吧?”
众人闻言大笑。
李虺见招降顺利,遂传令管亥、关羽、典韦统领守桥部队,看守降兵;令颜良、文丑、叶雄、郭靖率兵搜集旷野中的散兵、兵器、马匹;自己则与戏志才回陉山大寨。
回到大寨,只见裴元绍正忙碌不停,一会儿指挥剁马肉包包子,一会儿清点缴获的兵器盔甲。李虺唤他入帐,吩咐道:“元绍,你去后山寻处隐蔽之地,将所有缴获的兵器甲胄埋下,记好地点,日后再取,设法带回石猿山。”
“喏。”
“另外,将所有马肉用盐腌制,五月天热,鲜肉难存,腌后可久放。包子仍要多做,一下子多了几万人,亏得有这些死马,否则粮草定然不济。”
“主公,昨夜颜良将军等缴获不少战马,需一同处置吗?”
“待他们回来,便将战马交出,回山寨时用来拉车驮物。”
“喏。” 裴元绍领命,自去后山寻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谋杀三国精编版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谋杀三国精编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