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独立团下山东行两日,绕过西平县城,于定颍城南十里外一片开阔地扎营。李虺召众将议事,手指舆图道:“西华乃汝南黄巾重地,彭脱若败,必从南面突围,汝水乃其必经之地。张晟带侦察连沿汝水西岸查探,重点看两处:一是适合大军涉水浅滩,二是芦苇茂密之地;周仓带另一队斥候,渡汝水往西华城外,探清官军与黄巾虚实,切记不可暴露行踪。”
二人领命而去。张晟沿汝水西岸往返巡查两日,第三日清晨才赶回大营,见李虺正与管亥议事,忙上前禀报:“主公,末将已查明,定颍城北三十里,是潕水汇入汝水之处;往南百里是上蔡城,再往南四五十里,又有灈水入汝。这两水之间,汝水河面达百五十里,可上蔡城北有个大河湾,水流在此减缓,再加灈水来水湍急,导致上蔡以北三十里河道水深皆两丈余,根本无法涉水。只距此十五里陈庄桥一带,河面较窄,只二十余丈,水流也缓,水深最多齐腰,岸边芦苇长得比人还高,正好用来设伏。”
李虺闻言,起初眉头微蹙:“白骑,你查了两日,就找出这么个范围?若彭脱残部分散渡河,我等如何应对?”
张晟忙道:“主公莫急!属下已查清,当地仅陈庄桥一座木桥,虽年久失修,却还能过人。周边除了这处浅滩,其余地方不是水深,就是河底多乱石,人马易陷入其中。败兵逃命,哪有心思寻路?必然会往陈庄桥凑。”
“好!” 李虺拍案而起,“传令下去:一营、二营即刻拔营,随我往陈庄桥;管亥带三营及辎重连,后退三十里择地扎营,守住后路;张晟,你随我一同前往,沿途让将士多捡干柴,再带上几十桶桐油。”
军令既下,大营顿时忙碌起来。一营、二营将士快速集结,侦察连在前开路,逢林便砍干柴,遇草便割干草,打成捆放在路边,路过的将士每人背上一捆。十五里路程,不过一个时辰便到,此时多数人背上柴草已堆得半人高。
到了陈庄桥,李虺先登上桥观察:桥身果然破旧,木板松动,桥面仅容两马并行。再看两岸,芦苇密不透风,直抵河边,风吹过便沙沙作响。他满意点头,令张晟带侦察连渡河,“去西华方向找找周仓,若遇黄巾败兵,就说往陈庄桥渡河有生路。” 又命警卫连、特务连将柴草堆进芦苇丛,一营、二营继续收集柴草,全部泼上桐油。
忙碌一个时辰,陈庄桥上下游半里内的芦苇荡,都被柴草填得满满当当,桐油的气味混杂着芦苇的清香,飘出老远。众人这才退到不远处的土山脚下,拿出干粮啃食,静待消息。
日头渐西,李虺正与将士闲聊,忽有斥候指着对岸喊道:“主公快看!有兵马过来了!”
众人抬头,只见对岸尘土飞扬,一队人马朝陈庄桥奔来。待近了些,李虺看清为首者:白马白袍,手提钩镰枪,正是张晟;紧随其后的黑面大汉,自然是周仓。他忙令将士去接应,不多时,二人便带着侦察连过了桥。
“主公!” 张晟气喘吁吁,“西华城快破了!彭脱前两日出城讨战,被皇甫嵩的骑兵冲乱了阵脚,折了好几千人,败回城里就不敢出来了。官军这三天没停过攻城,白天用云梯,晚上放箭,摆明了是疲兵之计,黄巾将士都快撑不住了。”
周仓补充道:“属下在西华城外看到,官军大营里灯火通明,夜里都在磨刀,看样子是等着黄巾突围呢。还有,袁术骑兵已到,与皇甫嵩、朱儁合兵一处,少说有三千骑。”
李虺正思索对策,又有斥候飞奔而至:“主公!西华黄巾突围了!现正在征羌、汝阳之间与官军交战!黄巾人多,可官军战力强,尤其骑兵,冲得黄巾阵脚大乱。汝南太守赵谦的郡兵在南面堵截,眼看就要撑不住了!”
“时机到了!”李虺站起身,“元福、白骑,你二人带一营将士,将黄巾缠于头上,装作是黄巾援军,从官军背后偷袭。记住,只打赵谦的郡兵,莫与皇甫嵩、朱儁的主力硬拼,把突围的黄巾引到陈庄桥即可。”
周仓、张晟领命,一营将士早备好黄巾,往头上一缠,顿时成了“黄巾军”。二人带着队伍过了桥,往东北方向疾驰,行了三十余里,就听见前方喊杀声震天。
登上土坡一看,只见平原上乱作一团:两三万黄巾往南突围,正南方向,万余郡兵和乡勇举着盾牌,箭如雨下;西北方向,黑压压的官军主力压过来,两千多骑兵冲在最前面,为首的“袁”字大旗,在夕阳下格外刺眼,正是袁术所部。
“杀!”周仓大吼一声,一马当先冲了下去。一营将士列成阵势:盾牌手在前,长枪兵紧随,弓箭手先放一波箭雨,直扑郡兵后阵。
赵谦所部郡兵本就打得吃力,突然被人于背后偷袭,顿时乱作一团。赵谦在马上回头,见是一队头裹黄巾的黑甲兵,人数虽少,却个个勇猛:黑面大汉挥刀砍杀,白袍将领钩镰枪翻飞,郡兵的刀枪砍在黑甲上,仅仅留下痕迹。赵谦急喝:“顶住!速与皇甫将军求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谋杀三国精编版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谋杀三国精编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