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点计划”如同一台无形的引擎,驱动着磐石基地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技术的壁垒在无数不眠之夜中被一点点啃噬,联合的纽带在苏婉儿等人的努力下逐渐延伸。
然而,星空的沉默并未被打破。自那次投下“评估报告”后,“银色魅影”及其背后的势力仿佛彻底消失,再无任何踪迹。就连一直若隐若现的“观察者”和虎视眈眈的“收割者”,也似乎暂时偃旗息鼓。
这种反常的平静,并未让陈远感到丝毫轻松,反而像一块越来越重的巨石压在心口。他知道,这绝非对方放弃了关注,更可能是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或是暴风雨前令人窒息的宁静。他们依旧在“评估”,只是变得更加隐秘。
基地的科技树在压力下艰难地分叉、生长。基于铁林镇生物能源技术和“清道夫”能量回路的初步结合,第一台实验性的“生物-能量混合护盾”发生器被制造出来。虽然其防御强度远不及“银色魅影”那淡蓝色的菱形力场,也无法覆盖大型区域,但至少为单兵和小型载具提供了一层前所未有的能量防护,这在面对“清道夫”的能量武器时,意义重大。
李德林工坊里,利用新型复合材料和逆向出的部分结构技术打造的第一批“破甲-III型”动力外骨骼也开始下线测试。这种外骨骼不仅增强了士兵的负重和机动性,其手臂位置还集成了小功率的谐振干扰器,能在近距离对“清道夫”单位造成有效干扰。
赵刚和孙晓雪带领着换装了新装备的精英小队,在模拟战场上与由老旧机器和 captured “清道夫”残骸部件改装的靶标进行着高强度的对抗演练。战术从最初的慌乱,逐渐变得有条不紊,士兵们开始学会如何利用新装备的特性,在绝对劣势下寻找那一丝渺茫的胜机。
与此同时,“火种盟约”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磐石基地持续的技术支持和物资援助下,“大风堡”(在损失了一支巡逻队后更加警惕)和“溪谷地”率先与磐石基地建立了初步的联合防御通讯网络和有限的物资交换渠道。尽管彼此间仍有戒心,但面对共同的、难以理解的威胁,抱团取暖成为了最本能的选择。关于“银色魅影”和“评估报告”的部分信息(经过 sanitized 处理)也被共享,引起了盟友的极大震动和警惕。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力量在一点点积蓄。
但陈远内心的不安却与日俱增。他通过“盖亚”碎片对“龙脉”的监控显示,那沉睡巨兽的脉动,虽然在他的刻意控制下增长极其缓慢,却从未停止,始终在以一个微不可查但坚定不移的速度,向着那个致命的0.1%临界点靠近。就像一颗不断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无法拆除,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走向终点。
他站在指挥中心,目光透过巨大的观察窗,投向深邃的夜空。繁星点点,每一颗后面,都可能隐藏着注视他们的眼睛。
“它们到底在等什么?”苏婉儿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轻声问道,她的脸上也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等一个结果。”陈远的声音有些沙哑,“等我们耗尽潜力,等‘龙脉’突破临界,或者……等我们展现出足够让它们改变主意的价值。”
他转过头,看向苏婉儿:“盟约的推进不能停,但我们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如果最终无法避免‘净化’,我们必须确保文明的种子,能够留存下去。”
苏婉儿心中一紧,明白了陈远话语中未尽的含义。那是在为彻底的失败做准备,为流亡和延续留下火种。
“基地地下三层的‘方舟’计划……”她低声确认。
陈远默默点头。“方舟”计划,是早在“龙脉”异动被发现之初,他就秘密下令启动的最终预案——利用现有的最深层次地下掩体,建造一个尽可能自给自足的微型生态避难所,储存人类文明的科技、文化和基因种子。那是绝望中最后的堡垒。
就在这时,岚的投影无声无息地出现,打断了两人沉重的思绪。
“首领,接收到一段来自‘东行使者’小队的加密信号重复广播!信号源极其微弱,似乎来自极远距离,且使用了最高等级的应急密码!”
陈远和苏婉儿精神猛地一振!韩冰他们还活着?!
“内容!”陈远急问。
信号经过解密,断断续续的文字显示在主屏幕上:
“……幸存……位于‘遗忘峡谷’……发现……巨大远古遗迹……与传说‘守护者’特征吻合……遗迹处于激活边缘……‘银色存在’……在遗迹外围监视……请求……指示……”
信息到此为止,但蕴含的信息却石破天惊!
韩冰小队不仅幸存,还找到了可能与“古老守护者”相关的远古遗迹!而且,那神秘的“银色魅影”也在那里!
陈远眼中猛地爆发出锐利的光芒。
一直被动等待的僵局,似乎……出现了一丝裂痕。
静默的守望者依旧在暗处窥视,但流亡的使者,却在绝望的边缘,触碰到了可能改变一切的古老钥匙。
喜欢核平末世?我创立最强基地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核平末世?我创立最强基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