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各代的天幕浮现一行字:
胤礽?清朝储君界的“倒霉蛋天花板”,37年太子熬成“疯批”圈禁半生~
●)o(●
要论中国历史上最惨储君,胤礽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这位康熙爷的嫡长子,自带“天选太子”剧本出生,却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两立两废的经历堪称清朝版“过山车式人生”~
当了37年太子熬到精神恍惚,最后圈禁半生,活成了史书里“倒霉蛋天花板”的代名词。
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位太子爷的“悲情又搞笑”的人生轨迹,看完只能说:
这储君谁爱当谁当,反正胤礽是怕了!
(*′I`*)
胤礽的开局,那可是“顶配中的顶配”。
康熙十三年,他的亲妈赫舍里皇后为了生他,拼尽全力后撒手人寰,康熙爷痛失爱妻,把所有的愧疚和宠爱都砸在了这个刚出生的嫡子身上。
要知道,清朝本来没有“立嫡立长”的铁规矩,康熙硬是打破惯例,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就册立他为太子,还亲自写下诏书:
“嫡子胤礽,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立为皇太子。”
这待遇,简直是“含着金汤匙+握着玉玺”出生,全天下都默认他是未来的大清皇帝。
小时候的胤礽,那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康熙对他的教育重视到什么程度?
组建了“太子专属名师天团”,既有饱读诗书的文臣,又有能征善战的武将,康熙自己也经常亲自授课,手把手教他处理政务。
胤礽也没辜负期望,六岁就能熟读四书五经,十岁就能为大臣讲解儒家经典,骑射功夫更是了得,跟着康熙出巡时,射杀猎物的本事不输成年皇子。
康熙每次外出打仗,都让胤礽留守京城监国,处理朝政井井有条,大臣们纷纷点赞:
“太子贤明,有君人之度!”
这时候的胤礽,妥妥的“未来明君”预定,谁能想到后来会跑偏到十万八千里?
(=TェT=)
转折点出在“太子当得太久”这件事上。
一般太子熬个十年八年就能继位,胤礽倒好,一熬就是37年。
这37年里,他经历了什么?
简单说就是:
看着弟弟们一个个长大,从“乖巧小奶娃”变成“野心家”,围着康熙爷争宠夺嫡;
看着老爸康熙越活越硬朗,从壮年帝王熬成了长寿老人,自己从“青年太子”熬成了“中年太子”,甚至差点熬成“老年太子”。
这种“一眼望不到头”的储君生涯,换谁都得焦虑。
(?_?|||)
康熙的长寿,对胤礽来说简直是“甜蜜的负担”。
康熙活了69岁,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胤礽2岁被立为太子,等到40岁的时候,老爸还精神矍铄地处理朝政,他自己却已经头发花白,成了“太子界的老干部”。
有一次康熙出巡,胤礽随行,半夜里康熙觉得不舒服,让内侍去叫胤礽过来探望,结果胤礽睡得正香,磨磨蹭蹭半天没到,来了之后也没表现出多担心。
康熙当场就不高兴了:
“我生病你居然这么冷漠,是不是盼着我死?”
其实胤礽可能就是单纯熬太久熬累了,但在康熙眼里,这就是“储君盼着继位,有弑父之心”。
?(`?′)?
更让胤礽崩溃的是“九龙夺嫡”的修罗场。
康熙一辈子生了35个儿子,活下来的有24个,其中十几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老大胤禔觉得自己是长子,不服嫡子;
老三胤祉专攻文治,拉拢文人集团老四胤禛(后来的雍正)表面佛系,暗地里积蓄力量;
老八胤禩人称“八贤王”,笼络了一大帮大臣;
老十四胤禵手握兵权,野心勃勃。
这些弟弟们天天盯着太子之位,就像一群饿狼盯着一块肥肉,今天给胤礽挖个坑,明天在康熙面前告个黑状,后天又搞个“舆论攻击”,说胤礽“骄奢淫逸”“结党营私”。
(?`~′?)
胤礽本来就因为当太子太久而焦虑,被弟弟们这么一逼,心态彻底崩了。
他开始变得暴躁易怒,动不动就对身边的侍从发脾气,甚至鞭打大臣;
生活上也变得奢侈无度,康熙给他的太子俸禄已经够多了,他还觉得不够,派人去地方上搜刮民脂民膏;
更离谱的是,他居然在康熙生病的时候,偷偷在帐篷外窥视,想知道康熙的病情如何,结果被康熙发现,直接扣上了“觊觎皇位,心怀不轨”的帽子。
(??ˇ_ˇ??:)
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废太子的大戏上演了。
这一年,康熙带着一众皇子出巡,途中老十八胤祄突然生病去世,康熙伤心欲绝,可胤礽却没表现出丝毫悲伤,康熙当场就火了,痛骂他“无情无义,不配做太子”。
紧接着,老大胤禔又落井下石,告发胤礽“暴戾恣睢,虐待下属”,还说胤礽“每夜逼近父皇帐篷,窥探起居”。
康熙越想越气,觉得胤礽已经彻底变质,于是在回京后召开御前会议,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
(?ì _ í?)
被废后的胤礽,一下子从云端跌落到谷底,被圈禁在咸安宫。
这时候的他,估计是又气又悔,精神受到了极大刺激,居然开始胡言乱语,说自己“被鬼附身”,有时候还会突然大哭大笑,看起来就像“疯了”一样。
而那些曾经围着他转的大臣,见他失势,纷纷倒戈,投向其他皇子,真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 )ノ)`- )
可谁也没想到,康熙废了太子之后,“九龙夺嫡”的斗争更激烈了。
老大胤禔想趁机上位,居然提议“杀了胤礽”,被康熙痛骂“不忠不义”;
老八胤禩拉帮结派,势力越来越大,让康熙感受到了威胁。
康熙这才意识到,没有太子镇着,皇子们的争斗只会更惨烈,于是在康熙四十八年,又下旨复立胤礽为太子,想让他重新成为“平衡各方势力的棋子”。
(;`O′)o~
【天幕下的胤礽:excuse me???】
喜欢直播之历史名人录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直播之历史名人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