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香里的订货会!厂长的突围攻坚战
上一章;火车驶出站台后,二十四个小时的车程里,魏明远没敢闲着。
白天他趴在小桌板上,把行业名录和《碳化硅厂生产能力报告》铺得满满当当。红笔在客户需求旁划得密密麻麻。看到江苏一家耐火材料厂标注“对碳化硅颗粒均匀度要求高,曾因颗粒不一废弃整批原料”,他立刻补“我厂采用三层筛选机,颗粒误差控制在0.1mm内,附上周检测记录”;看到湖南一家磨具厂写着“需季度对账,要求提供详细供货明细”,他又添“可定制月度供货报表,包含每批次纯度检测值、发货时间及物流单号”。
偶尔抬头歇口气时,他会主动跟邻座参会的人搭话。有位河南砂轮厂的老采购,攥着掉漆的保温杯,喝着自带的绿茶,跟魏明远聊起行业现状:“现在客户精着呢,不光看纯度,还得看你能不能保证‘天天一个样’。”“去年有家厂给我们供的料,月初纯度99%,月底就降到97%,害得我们一批砂轮全成了残次品。”魏明远赶紧掏出笔记本,把“强调批次稳定性,展示近三个月每日检测数据趋势图”记下来,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在安静的车厢里格外清晰。
到了晚上,车厢里熄了灯。魏明远躺在铺位上,眼睛盯着漆黑的车顶,脑子里却在“过电影”:进展厅第一站该去哪家展位?见到客户第一句话该怎么说才不生硬?要是对方问“你们小厂怎么保证每月几十吨的供货量”,得赶紧提新升级的两条生产线,还有备用的破碎机和筛选机,能应对突发的产能需求。他甚至在黑暗里抬起手,模拟递名片的动作——手腕微微下沉,双手把名片托平,让上面的字正对对方,手指不能挡住关键信息。直到练得动作自然了,才轻轻放下手,心里默念:“细节错了,印象就差了。”
第二天下午,火车终于驶进桂林站。刚走出出站口,一股混着桂花香的暖风就裹了过来,跟矿务局秋天里带着煤尘味的冷风完全不同——风里带着水汽,甜丝丝的,吹在脸上像沾了层薄蜜,连紧绷的肩膀都不自觉放松了些。路边的桂花树栽得整整齐齐,细碎的黄花挤在枝头,风一吹就往下落,铺在人行道上像层淡黄的绒毯。魏明远踩着花瓣往前走,黑色皮鞋上沾了几朵小花,倒添了几分轻快。
他打了辆出租车去会展中心。司机师傅一听说目的地,就笑着说:“这两天去会展中心的,十有八九是去磨料订货会的!”“昨天拉了个厂长,后备箱里全是样品盒,跟你一样,穿得笔挺挺的。”魏明远听着,心里又提了劲——这么多同行盯着,自己要是不更用心,根本没机会出头。
走进会展中心展厅的瞬间,魏明远还是被震了一下。整个展厅大得像两个足球场,一排排展柜顺着通道铺开,红色的宣传横幅从天花板垂下来,上面“年产能万吨”“上市公司品质”的字样格外扎眼。有的展位前摆着巨大的样品罐,里面装着亮晶晶的碳化硅颗粒,旁边还放着检测仪,客户能当场测纯度;有的销售拿着宣传册,围着客户滔滔不绝,声音盖过了周围的嘈杂。
魏明远深吸一口气,从公文包里掏出提前画好的展厅地图——昨晚他对着参展手册,把李副局长特意标注的重点客户展位标成红色,次重点标成蓝色,还在旁边写了“14:00-14:30 河北XX磨料厂(看同行纯度标注)”“14:30-15:00 浙江砂轮厂(聊微粉需求)”的时间规划。此刻他攥着地图,指腹无意识地蹭过红色标记,心里默念:“按计划来,别慌。”
第一站他去了河北那家老牌磨料厂的展位。展柜上摆着大大小小的玻璃瓶,里面装着不同规格的碳化硅,阳光透过玻璃,把颗粒照得发亮。厂长张师傅见他过来,立刻递上名片,手指上还沾着点白色的粉末:“您是哪家单位的?来考察还是找合作?”魏明远双手递上自己的烫金名片,笑着说:“张厂长您好,我是矿务局碳化硅厂的魏明远。过来跟您学习学习,看看同行的好经验。”他指着一瓶标注“99%纯度”的碳化硅,轻声问:“张厂长,您家这料的杂质主要是啥成分?我们厂最近在优化提纯工艺,总怕除不干净杂质影响客户用,毕竟咱们这行,品质稳才是根本。”张师傅愣了一下,顿了顿才说:“主要是铁和铝,我们有专门的除铁设备,杂质能控制在1%以内。”魏明远点点头,在心里记下“需确认我厂除铁设备的精度,下次跟技术科提”,又聊了两句行业里的原材料涨价情况,才礼貌告辞。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魏明远按地图逛了十多家展位。遇到标注“高纯度绿硅”的展位,他会停下来多聊两句,问对方的冶炼温度、提纯步骤,把关键数据记在笔记本上——这正是厂里扩产绿硅急需的技术参考;遇到做砂轮的客户,就掏出自己带的亚克力样品盒,打开给对方看:“您看,这是我们99.2%纯度的微粉,颗粒均匀。您要是有兴趣,我可以给您带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报告。”有位客户拿起样品盒对着光看,点头说“看着挺细”。魏明远心里立刻热了,赶紧从公文包里掏出便携检测仪:“您要是方便,我现在就能给您测下颗粒均匀度,数据当场能看,也让您更放心!”说着就准备打开仪器,客户笑着摆手:“不用急,先留个联系方式,后续我们再细聊。”魏明远连忙报上私人电话,还补充道:“我今晚就把检测报告和样品参数发您邮箱,您方便的时候看看”,目送客户离开时,指尖还带着点紧张后的温热。
他的耳朵也没闲着,总在留意周围的对话。听到两个厂商负责人在角落里聊“今年南方客户更看重物流时效,北方的货要走四五天,容易受潮”,他立刻记“跟物流科确认桂林周边的仓储点,提‘下单后三天到货’的方案”;听到有人说“绿硅虽然贵,但利润高,就是冶炼炉改造费钱”,他又标“找技术专家时,得问清改造冶炼炉的成本和周期”。
逛到后来,他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连页边空白处都写满了备注,指尖沾了点墨水,他也没顾上擦——这些都是能给厂里争取机会的“线索”,一点都不能浪费,就像酱园厂李敏守住匠心那样,他得守住每一个可能的机遇。
【后续预告】
魏明远逛展挖到的“线索”能派上用场吗?重点客户浙江砂轮厂会不会认可他的样品?老牌大厂突然抛出“低价抢单”,他该如何应对?关注后续,看厂长在订货会现场“虎口夺单”!
喜欢北大井人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北大井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