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商路与渠道拓展:对于这些商家而言,参与那达慕绝不仅仅是为了这三天售卖。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与北疆政府、与草原各部、乃至与西域胡商建立联系、展示实力的绝佳平台。
许多草原部族首领和西域商队在品尝了某家商户的独特商品后,直接就在摊位前与东家或管事洽谈起了后续的采购与合作事宜。
一条条新的商路,就在这觥筹交错、大快朵颐之间,悄然打通。
树立标杆与激励后来者:这六十家商户的成功亮相,无疑给天下所有商人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杆——紧跟北疆政府的步伐,积极参与官方活动,就能获得难以想象的曝光机会和发展红利。
可以预见,下一届那达慕大会的竞标,必将更加激烈,而北疆政府也能借此筛选出更优质、更有实力的合作伙伴。
“万民同乐,现在开始!请诸位,开怀畅饮,尽享美食!”
随着一声令下,整个会场瞬间化作了欢乐的海洋!
人们端着粗糙的木碗或自带的器皿,在各个摊位前流连忘返,看到想吃的就指一下,摊主便会热情地切下一大块,或者盛上满满一碗。
然后随便找个空地,席地而坐,便开始大快朵颐!
吃完了,抹抹嘴,再去下一个摊位,或者直接冲到酒缸前,用长柄木勺舀起美酒,痛饮一番!
“老哥,尝尝这个!这羊肉也太嫩了!”
“哇!这西域的葡萄酿,真甜!”
“快来这边!这岭南的糕点好吃!”
不同服饰、不同语言的人们挤在一起,分享着食物,比划着交流,脸上都洋溢着最简单、最纯粹的快乐。
曾经的隔阂与陌生,似乎在这美食与美酒的催化下,悄然消融了许多。
那些和尚、道士、喇嘛、萨满在排练过后,也被李建成安排到了万民同乐大会上,打铁花,吞剑,跳大神……十分的热闹。
李渊也微服混在人群中,看着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般的盛世景象,听着百姓们由衷的赞叹和欢笑,脸上露出了登基以来最舒展、最真实的笑容。
他随手从一个摊位上拿起一块胡饼咬了一口,对着身旁同样便服的李世民感叹道:“建成此举……深得朕心啊!”
李世民看着眼前这和谐欢腾的场面,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明白,大哥用这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将“大唐”二字,用一种温暖而美好的方式,烙进了每一个参与者的心里。
这比任何武力征服和严苛律法,都更能收拢人心。
李建成则带着李元吉,在各个摊位间巡视,时不时停下来跟摊主聊几句,或者干脆自己也拿起一块肉啃起来。
“怎么样?咱们这‘万民同乐’,搞得还行吧?”李建成得意地问。
“何止是行!”李元吉嘴里塞满了食物,含糊不清地竖起大拇指。
“大哥,你这脑子是咋长的?这种主意都能想出来!我看那些胡商和部落的人,吃得比咱们唐人还欢实!”
一连三日,金山脚下都沉浸在这饕餮盛宴与欢乐的海洋之中。
“万民同乐”成为了那达慕大会最温暖、最有人情味的尾声。
许多人直到很多年后,依旧对那五文钱吃遍天下的三天,念念不忘。
可这所谓的“万民同乐”,乐的是大唐及所属番邦的民,对于高句丽、吐蕃这些心怀异志,在大会上既未取得亮眼成绩,又被大唐的军威与格物之力震慑得心神不宁的势力而言,那弥漫全场的食物香气与欢乐氛围,非但不能让他们感到丝毫快乐,反而如同最辛辣的讽刺,煎熬着他们的内心。
看着如此强盛的大唐,他们哪儿他娘的还能乐的出来!
大会刚一正式结束,甚至等不及最后的收尾仪式,高句丽与吐蕃的使团便以“国内有要事”为由,几乎是仓皇地、灰溜溜地收拾行装,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北疆大营。
他们的车队沉默而迅速地消失在草原深处,与那些依旧沉浸在欢乐中、恋恋不舍的其他部族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他们留下来收尾的人员眼睁睁看着薛延陀、回纥等部的首领与大唐官员把酒言欢,看着普通草原牧民与唐人称兄道弟、共享美食,看着一种以大唐为核心的、新的秩序与认同正在这狂欢中悄然凝聚、巩固。
而他们自己,却如同局外人,格格不入,如坐针毡。
三日狂欢,终有尽时。
当“万民同乐”主题活动圆满落幕,各方游客和商队开始满载着记忆(和不少新签订的契约)踏上归途时,整个那达慕大会才算真正画上了句号。
但它的影响,却如同蒲公英的种子,借着这些归去的人们,飘向了广袤的土地。
军事的威慑,格物的震撼,竞技的激情,商业的活力,以及最后那普惠万民的温情……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强大而又充满吸引力的大唐形象。
高句丽、吐蕃等势力的提前退场,更像是一种无声的认输与恐惧的佐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